法学院

我院教师赴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建设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4-09-23    浏览次数:

2024年9月23日上午,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外交部条法原司长,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黄惠康在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报告厅,以“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逻辑和根本遵循”为题展开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专题讲座。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主持此次会议。此次讲座旨在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知当前国际形势,妥善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西安培华学院法学院教师杨琳、卫心怡受邀参加讲座。



讲座伊始黄惠康教授指出,涉外法治建设第一步从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率先破题,在2020年4月,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建设高素质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进行专题研究,会议指出,这是一个需要也一定能够产生大批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的时代,再到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为涉外法治建设做顶层设计,从党中央再到各地方省委等纷纷召开集体涉外工作学习推进,齐头并进,加强涉外涉外法治建设进入加速推进的快道车。



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逻辑黄惠康做出以下总结:一是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对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一个基本判断,世界政治格局之变,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世界经济重心之变——迈向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科技与产业之变,抓抢未来发展制高点;全球治理之变,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走出困局的出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在“两局”交织,激烈碰撞的背景下,加强涉外法律建设成为推进高水平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方位;中国国家海外利益在高速拓展;中美关系进入战略博弈期;国家间外交法律斗争尖锐激烈。三是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运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最后黄惠康从涉外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提出以下六方面具体内容:一是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战略意义。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二是加强党对涉外法治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外法治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党的领导是涉外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三是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在国内层面要坚持“五位一体”,协同推进,在国际层面,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四是保障和服务高水平开放。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效举措和成熟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五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涉外人才引进、选拔、使用管理机制,加强涉外干部队伍治理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六是坚定法治自信,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加强涉外法治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研究,构建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涉外法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彰显我国法治大国、文明大国形象。

黄惠康教授的这次讲座无疑将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它不仅为我们提供关于涉外法治建设的深刻洞见,也将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利用法治手段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际合作。



来源:公法教研室和私法教研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