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法学院与西北大学法学院全面合作青年教师学习进修交流分享会

发布日期:2024-12-10    浏览次数:

为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西安培华学院法学院于2024年3月与西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面合作。作为全面合作中的一项内容,法学院于2024年4月派出四位青年教师前往西北大学进行研修,研修活动于2024年12月初结束。为了拓展研修效果,总结工作经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学习进修工作,法学院于12月9日下午召开“青年教师学习进修交流分享会”,法学院院长王泓貌、副院长赵洁及法学院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分享会由法学院副院长赵洁主持。



会议伊始,赵洁副院长首先强调了青年教师面临的挑战与肩负的责任,对研修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介绍,并对研修过程进行了整体性回顾。



会上,参加研修的四位教师各抒己见,分享了此次研修的收获及对今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启发和思考。

刘湘辰老师从进修内容简介、能力提升分析、主要存在问题及未来工作计划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刘老师谈到通过此次进修活动深刻领悟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主要体现在时间管理和学习规划不够合理、研究成果不够丰富。针对在研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学习到的方法制定了未来工作计划,在强化实践教学方面,进一步完善民事诉讼法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与多样性。在科研促进教学方面,以科研为导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将有价值的案例、研究成果与理论观点及时融入教学内容中,丰富教学素材,提高教学质量。



彭夏青老师从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观摩与交流、工作指导、心得体会四个方面展开分享,彭老师表示通过此次研修,应当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自身要多参与实践,筛选办理过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利用大数据、AI智能等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田思雨老师则从教学之术与科研之道两个主题出发,分享了此次研修活动的收获。在教学之术中,田老师总结出“议题式教学”,通过选取认知型知识点作为议题进行议题描述,学生通过情境模拟、案例汇报来展示,并再此基础上展开团队讨论——老师进一步追问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科研之道中,田老师谈到青年教师科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当树立科研意识,第二阶段应当端正科研态度,第三阶段应当强化科研技术,建议青年教师在科研中应当“背挺直一点、往前站一点”。



杨玉琼老师从教学进修、学术进修、司法智能体训练营、进修成果与反思四方面展开,其中,杨老师重点谈到司法智能体训练营,在该训练营通过真实案例学习,学习到如何运用智能体技术进行法律论证和案件分析,了解到智能体技术在法律研究中的应用,如批量文献爬虫、文本信息比较分析、人工智能体构建等,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理解智能体如何辅助法律教育,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学生学习效率,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AI观。同时杨老师还表示,由于工作安排遗憾没能深入参与到训练营后期的科研环节中,并非常期待日后有机会能够再次进行交流和学习。



最后,王鸿貌院长对本次交流分享会作出总结,他对上述青年教师的分享表示高度赞赏,对交流研修项目活动的顺利开展表示了高度肯定,同时王院长也鼓励所有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习研修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善于学习,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思维,通过积极参与研修培训,为教学赋能,为成长助力。



                                                            法学院

                                                          2024年12月10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