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深化教学方法创新,赋能教师专业成长,7月15日,一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青蓝计划”教学技能工作坊首期培训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王澍老师,会计与金额学院张沛源老师、张小妮老师担任培训老师,带领法学院14名教师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教学研修之旅,聚焦前沿教学理念与工具BOPPPS模型的应用与实践。
工作坊伊始,张小妮老师组织的趣味破冰活动迅速拉近了老师们的距离,现场气氛热烈融洽,为后续深度研讨奠定了良好基础。游戏结束后,王澍老师系统介绍了Kolb学习风格理论,在其引导下,教师们完成了学习风格测试问卷并听取了专业解读。这一环节旨在帮助教师“知己”,更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因材施教”,将不同学习风格特点融入教学设计,从而优化教学策略。





随后,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与研讨主题,教师们被分为四个小组,在各位培训老师引领下展开深度碰撞:第一组在王澍老师的引导下,聚焦BOPPPS 教学模型的应用实践,李倩、裴文杰、刘彧廷、马丁月四位老师结合各自课程,围绕该模型从课程整体架构到具体教学环节进行深入研讨,全面评估其适配性,并基于教学内容设计出初步的教学方案。第二组在张沛源老师的引导下,高燕、郭淑君、李雪艳、刘杨、吕晶5位教师重点探索情景模拟教学法,致力于将情景模拟元素融入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增强课堂互动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主动性。第三组在张小妮老师的带领下,着力于法学理论的具象化教学,王庆昱、赵彦红、毕琳杰、高敏贞、杨琳等老师从构建清晰教学框架入手,细化到每个知识点的讲解策略,深入探讨如何将抽象的法律理论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各小组研讨均紧密围绕法学学科特色,就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探索契合学科特点与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经过全天的方案研磨与教学演练,各小组以精彩的“10分钟迷你示范课”生动展示了学习成果。老师们巧妙地将工作坊核心理念——特别是BOPPPS模型——融入微课堂,直观演示了该模型在不同法学课程中的多样化应用路径。展示后,培训老师和学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点评,提出了宝贵优化建议。



活动最后,各位培训老师为参训教师颁发了培训证书,并作总结讲话,勉励大家将所学所获积极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持续反思、精进教法,努力构建“以学促教、以教促学”的良性循环生态。
本次“青蓝计划”教学技能工作坊不仅为教师搭建了高水平、互动性强的教学切磋平台,更通过系统化的BOPPPS模型培训与实践,有效推动了先进教学理念与法学专业课堂的深度融合,在院内营造了浓厚的教学研究与创新氛围。相信随着“青蓝计划”的深入推进,法学院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与育人水平必将实现质的飞跃,为培养卓越法治人才、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