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赛事速递
为切实加强我院大学生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生 涯规划意识,提升求职竞争力与职业发展能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我院决定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院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大赛时间
2025 年10月11日-10月31日
二、组织领导
(一)学院成立大赛工作小组,由梁蕊院长担任组长,何丽院长和栾博强院长为副组长,各系主任、学业导师及全体辅导员为成员,统筹安排院赛组织、指导及材料审核工作,确保赛事精准发力、有序推进。
(二)大赛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冯窦菲老师为联络人, 具体负责协调大赛过程中的相关事项,赛事执行由学院全体教师牵头,联合各班级落实。
三、主体赛事
包括学生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分设高教组和职教组。
(一)成长赛道。主要面向本、专科中低年级学生,考察其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定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专 业能力,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二)就业赛道。面向本、专科高年级计划求职学生,考察其求职实战能力,对照目标职业及岗位要求,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
四、赛制及赛程安排
(一)报名及材料准备
1. 组织学生自主报名,同步指导参赛学生准备报名材料,对材料进行前期指导打磨。
2. 各班级汇总报名名单,于规定日期前报学院负责人处。
(二)院级选拔赛
1.学院结合实际确定比赛具体环节与时间,组织评委开展 评审工作。
2.成长赛道:7分钟主题陈述+5分钟评委提问+2分钟“天 降实习offer”点评。
3.就业赛道:6分钟主题陈述+6分钟综合面试+2分钟“天 降offer”点评。
4.10 月31日前完成院赛全部选拔工作,公布院赛结果。
五、参赛要求
(一)参赛选手须为我院在校学生。每名选手结合自身条 件选择一个赛道报名参赛。
(二)参赛选手提交材料须真实有效,不得含违法违规内容,否则取消参赛资格及奖项,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学院认真做好参赛选手资格审查和材料审查工作,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四)学院结合前期重点选手摸底名单,利用院赛环节做好两赛道重点选手甄选(本科及专科)。一方面,以大赛为抓手,开展全程化主题指导;另一方面,集全院力量,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全程指导与作品打磨。
PART .02
成长赛道方案
一、比赛内容
考查学生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定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 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参赛学生可获得实习机会。
二、参赛组别和对象
成长赛道设高教组和职教组,参赛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中低年级在校学生。
高教组主要面向普通本科 一 、二、三年级学生,职教组主要面向高职(专科)一、二 年级学生。 结合学校实际,本校成长赛道高教组,原则上以大三为主, 职教组原则上以专科大二为主。
三、参赛材料要求
选手参赛需准备以下材料:
(一)生涯发展报告:介绍设定职业目标的过程;实现职 业目标的具体行动和成效;职业目标及行动的动态调整等(PDF 格式,文字不超过 2000 字,图表不超过 5 张)。
(二)生涯发展展示(PPT 格式,不超过 50MB;可加入 视频)。
四、比赛环节
(一)主题陈述(7分钟):选手结合生涯发展报告作陈 述。
(二)评委提问(5分钟):评委结合选手陈述和现场表 现提问。
(三)天降实习offer(2分钟):用人单位根据选手表现,决定是否给出实习意向,并对选手做点评。
五、评审标准

PART .03
就业赛道方案
一、比赛内容
考查学生求职实战能力,对照目标职业及岗位要求,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参赛学生可获得岗位录用意向。
二、参赛组别和对象
就业赛道设高教本科生组和职教组,参赛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高年级在校学生。高教本科生组面向普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全体第二学士学位学生;职教组面向高 职(专科)二、三年级学生。
结合学校实际,本校就业赛道本科生组原则上以大四为主, 职教组原则上以专科大三为主。
三、参赛材料要求
选手参赛需准备以下材料:
(一)求职简历(PDF 格式)。
(二)求职综合展示(PPT 格式,不超过 50MB;可加入视频)。
(三)辅助证明材料,包括实践、实习、获奖等证明材料(PDF 格式,整合为单个文件,不超过 50MB)。
四、比赛环节
(一)主题陈述(6 分钟):选手陈述个人求职意向和职业准备情况,展示通用素质与岗位能力。
(二)综合面试(6分钟):评委提出真实工作场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选手提出解决方案;评委结合选手陈述自由提 问。
(三)天降offer(2分钟):用人单位根据选手表现, 决定是否给出录用意向,并对选手作点评。
六、评审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