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四史》课程备课会,精心打磨教学内容

发布日期:2025-05-15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确保《四史》课程顺利开课,提升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月14日,在2501B召开了《四史》课程备课会。会议由副教授鲁文英老师主持,教学副院长霍艾湘教授、副院长赵延安教授等课程团队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霍副院长详细介绍了《四史》课程的开课背景、定位与目标。她指出,《四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选择性必修课。课程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为主线,以党史为重点,以专题为框架,选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复兴发展历程中做出突出历史贡献的女性人物作为主要内容,旨在通过学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强调中共党史人物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挖掘其内在政治品格和精神气质,传承西安培华学院女性教育的优良传统,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随后,鲁文英老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她提到,课程内容围绕“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展开,结合女性人物事迹和历史贡献进行专题教学,分为“百年百问讲党史”“女性人物事迹与历史贡献”“课程思政与实践”等模块。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视频教学法、讨论法等,同时结合线上学习平台(如智慧树)和线下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课程采用全过程性考核方式,包括线上学习(50分)、考勤(10分)、课堂讨论(20分)和课堂笔记(20分)。

在讨论环节,与会教师围绕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霍副院长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党史人物的政治品格和精神气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他教师也纷纷发言,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霍副院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她肯定了课程团队的前期工作,并对课程的顺利开课表示了期待。她强调,《四史》课程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的战略任务,教学内容应随着党的理论创新的推进及时进行必要调整。同时,她要求课程团队要根据讨论结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确保教学质量。

此次备课会的成功召开,为《四史》课程的顺利开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课程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四史》课程将为学生带来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图文:张金霞

审核:霍艾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