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9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为主题,组织师生党员赴西安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形式,在缅怀中铸魂育人。
雨丝斜织,像是谁在空中轻轻洒下哀思。鲁文英书记任雨珠打湿袖口,就着松涛与雨声开启缅怀——一句“向烈士致敬”被风吹得四散,却更显沉甸甸的庄重。
苍松肃立,丰碑无言。活动现场马院教工第一支部党员与师生代表整齐列队,六十余名党员师生列队默哀向革命烈士默哀致敬并齐声诵读入党誓词。教工第一党支部的赵艳老师,以陵园烈士墓为“课堂”,在烈士墓前撑伞授课,讲22岁侦察排长无碑故事,讲杜斌丞烈士的故事,展遗物纪念章,泪与雨同落现场。师生俯身触摸冰凉碑刻“1948”,弃伞淋雨,共唱《歌唱祖国》,在风雨中体悟信仰与和平之重,誓将青春铸复兴。
她动情讲述了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深刻阐释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的历史逻辑,引导师生体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背后,是无数革命先辈以生命铸就的信仰与担当。
“这堂课让我真切感受到,思政教育不仅是书本上的理论,更是脚下这片热土的温度。”2024级英语2班李同学感慨道。活动中,支部还创新开展“烈士故事接力讲”环节,由师生分组调研陵园史料,现场分享无名烈士的微观叙事,让“大思政课”在沉浸式体验中直抵人心。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党建+思政”深度融合的缩影。近年来,学院党委持续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通过“课堂+基地+实践”三位一体模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下一步,教工第一党支部将联合校团委组建“红色宣讲团”,把陵园现场教学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活动结束后,师生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的誓言在陵园上空回荡,昭示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铭记历史担使命,珍爱和平创未来”的坚定决心。
图:王金娇 马帆
文:鲁文英
审核:寇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