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项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青春向乡行【16】 | 青影筑梦社会实践队探寻李家瓷坊,传承耀州文化

发布者:陈天航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7日 10:40 [来源]: [浏览次数]:

李家瓷坊坐落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历史悠久,传承已达十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制瓷历史。第十代传承人李钟楼自幼跟随长辈学习制瓷技艺,对传统制瓷流程的七十二道工序烂熟于心,炉火纯青的技艺使他成为当地非遗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7月2日至9日,西安培华学院青影筑梦队到铜川市耀州区陈炉镇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进李家瓷坊,同非遗传承人李钟楼一起,见证竹笔神工,了解耀州瓷器,传承经典国粹。


走进瓷坊,开启探索之旅

7月9日,西安培华学院青影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李家瓷坊。一下车,队员们就被瓷坊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空气中弥漫的泥土气息所吸引。李钟楼早早等候在门口,热情地迎接大家,并亲自担任讲解员,带领队员们开启这场瓷器文化的探秘之旅。

3F8E4

首先,队员们来到瓷坊的成品展示区。李钟楼从展架上轻轻捧起一件青瓷瓶,介绍道:“这是我们李家瓷坊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采用传统秘色瓷工艺烧制。你们看这釉色,青如松柏,温润似玉,在不同光线下还会泛出细微的幽光,这是因为釉料里的矿物质经高温窑变,形成了独特的晶体结构”。他转动瓷瓶,让队员们看清瓶身的刻花——线条流畅的缠枝纹,从瓶肩蔓延至瓶腹,“这些花纹不是简单绘制,是工匠用刻刀在坯体上一点点雕出来的,入窑烧制后,釉色会顺着刻纹流淌,让花纹既有立体感,又和釉面浑然一体,这是咱们传统制瓷‘刻花填釉’技法的魅力 ”。队员们围在一旁,凑近端详瓷瓶的釉色与纹饰,不时发出惊叹,争相提问关于工艺传承、窑变原理的问题。

364EF

25F4E


亲身体验,感受制瓷魅力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体验环节。在李钟楼和瓷坊工匠们的指导下,队员们分组开始尝试拉坯。一开始,队员因为掌握不好力度和速度,瓷土在手中不是变形就是坍塌。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暗藏许多门道,陶土的软硬、干湿都关系着是否能够成型。看似是在捏陶土,但在制作中稍一用力就会坍塌或者损坏。队员在一次次调整后明白要“顺势而为”。

除了拉坯,队员们还体验了修坯、刻花等工序。在修坯过程中,需要用刀具将坯体表面修整光滑,这对力度和精度要求极高;刻花则是在坯体上刻出各种花纹图案,赋予瓷器独特的艺术美感。每一道工序都让队员们感受到了传统制瓷技艺的精细与严谨,也让他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


记录瞬间,传承非遗之光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青影筑梦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用镜头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瞬间。队员们手持相机、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李钟楼的讲解演示、陶瓷的制作场景。队员们用镜头记录着这从唐宋穿越而来的独特技艺,将这耀州瓷器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357FB

33AAC

活动结束后,李钟楼对团队的此次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非遗传承的担忧:“虽然现在有很多人对传统制瓷技艺感兴趣,但真正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传承的年轻人还是太少了。希望你们能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热爱非遗文化”。队员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将此次经历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新媒体平台、校园活动等多种方式,宣传李家瓷坊和传统制瓷技艺,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2C9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