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项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青春向乡行【41】丨推普筑梦伴童行,“双语”搭桥振乡村

发布者:陈天航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29日 17:25 [来源]: [浏览次数]:

7月14日,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一堂用方言和普通话“双语”授课的音乐课。西安培华学院“推普筑梦,童心童行”暑期推普宣讲队,充分发挥在校所学和成员个人特长,精心设计了方言与普通话“双语”共进的唱歌方法,为50余名“新就业群体”儿童和留守儿童带来趣味满满、生动深刻的“语言认知”启蒙课。他们从语言学专业知识入手,对比方言和普通话的异同,用美妙的歌声助力普通话推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下午三时许,往日安静的党群服务中心里,突然传来阵阵欢笑和美妙的音乐声。在宣讲团成员的提前准备和积极引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到音乐课中。小朋友们随宣讲团成员的引导纷纷举手,用方言唱出了当地最受欢迎的民歌。在整个方言唱歌的环节中,小朋友们认真配合宣讲团成员,短短15分钟内就学会并唱完三首独具当地特色的方言民歌。



宣讲团成员以语言学知识为基础,分析横山区当地方言特色,发现当地方言比普通话多出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ng,且没有以前鼻韵母收尾的韵母。针对这些方言特点,宣讲团成员用精心制作的PPT和标准的普通话演示,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出“声”面的语言对比大会。宣讲团成员详细介绍了当地方言和普通话中声母与韵母的异同,并引导小朋友们尝试使用普通话唱出当地方言民歌。“老师,普通话唱这首歌好奇怪呀”!一位小朋友挠挠头说道。宣讲团成员抓住契机,激发小朋友们对普通话的兴趣,在小朋友们心中埋下了学习普通话的种子,为他们日后主动学习普通话奠定了基础。



前两个环节将宣讲的气氛逐步烘托起来,小朋友们已经完全融入到这场语言游戏中,而接下来的普通话歌唱环节更是将本场宣讲直接带到高潮。在小朋友们对普通话感到兴趣的时候,宣讲团成员适时地将演唱普通话流行歌引入宣讲。“既然大家都对普通话感兴趣,有没有哪位小勇士愿意用普通话唱一首歌呢”?宣讲团成员李泽的提问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注意,好几位小朋友积极举手想为大家表演普通话歌曲。在宣讲团成员的配合下,与方言民歌截然不同的语调充满了整个党群服务中心,两位小朋友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唱出了她们最喜欢的流行歌曲,认真的表情和微微摆动的双手显示出她们心中的紧张与喜悦,宣讲团成员也积极回应了小朋友们的勇气,对两位小朋友竖起了大拇指。


undefined


歌曲结束后,宣讲团成员随着小朋友们高涨的情绪问出了本次宣讲的最后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用方言唱歌还是用普通话唱歌呢”?宣讲团成员李泽问小朋友们。许多小朋友没有丝毫犹豫地表达了自己对普通话的喜爱。“我喜欢说方言,但是普通话能唱更多的歌,以后我要好好学习普通话,给别人唱歌”!“虽然我会说方言,但是有很多人听不懂”。朋友们各抒己见。宣讲团成员们借此机会对小朋友们讲到“我们要学习和推广普通话,同时也不能忘记自己家乡的方言,只有在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语言说话,才是真正的语言高手”。随着本场宣讲的结束,小朋友们都开始自发地使用普通话交流,还有许多小朋友缠着宣讲团成员学习生僻字的发音和使用方法,党群服务中心里不时传出大声念字的声音。



“这种另类‘双语’更适合普通话普及程度有限地区的孩子,这节有趣的音乐课让不少孩子都对普通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应该继续设计这种特殊课堂,寓教于乐,从孩子的生活中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宣讲团队长邓悦在宣讲结束后与其他队员聊起了下一次趣味宣讲的内容和设计。她和队员们都认为,只有孩子喜欢和接受的形式才是最好的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