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在共青团旬邑县委支持下,西安培华学院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兼行政副院长韩斌、团委书记董可怡率“明法·夏日”实践队9名师生赴旬邑县,围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主题,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支撑,通过校地共建、专题调研、普法宣传、红色教育等形式,为旬邑县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与青春力量。


校地建设:共绘乡村振兴路线图
旬邑县团委召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接座谈会。团县委副书记池文博介绍县情及乡村振兴阶段性成果,对实践队一行表示欢迎。董可怡汇报活动整体方案,明确“法治调研+普法服务+红色研学”三大板块。韩斌代表学院提出“三个聚焦”——聚焦乡村治理法治化、聚焦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聚焦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双方就实践内容、成果转化、长期协作达成一致。




专业赋能:法治调研把脉基层需求
实践队赴旬邑县司法局开展实地调研,先后参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大厅及社区矫正中心,详细了解基层人民调解、普法责任制落实、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运行等情况。队员们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两大课题,通过查阅卷宗、访谈干警、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一手资料,为后续形成调研报告奠定基础。





红色研学:赓续血脉铸魂育人
实践队赴马栏革命旧址开展“重走红色法治路”主题党日活动。在讲解员带领下,师生重温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法治建设史,感悟“马栏精神”中蕴含的法治初心。当晚,实践队受邀参加旬邑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影活动,通过光影课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法治为民、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普法下乡:法治种子播撒田间地头
实践队分赴土桥镇、太村镇5余个行政村,累计开展普法活动7余场,服务群众600余人次。队员们把法治课堂搬进农家院落、集市场所,通过“民法典三句半”“法治情景剧”“漫画普法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宣讲农村土地承包、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护等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暑期儿童安全需求,开设“沉浸式”普法微课堂,围绕防溺水、防欺凌、防性侵等内容,以互动问答、角色扮演提升儿童自护能力。“法律赶大集”现场,队员们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自制《乡村振兴法律服务手册》300余份,解答宅基地纠纷、劳务合同等咨询50余件。




“明法·夏日”实践队将始终牢记“以我所学、服务社会”的初心,持续把课堂搬到乡村、把论文写在大地,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旬邑县乡村振兴贡献培华智慧与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