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枞心培伴支教小队的11名队员,在安康市汉阴县枞岭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支教服务活动。本次活动以“文脉传薪·心灵守护·平安成长”特色支教为核心,通过多元化课程设计,为当地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注入了知识与欢乐。
文脉传薪: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子,枞心培伴小队绞尽脑汁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趣味课堂用“精卫填海”“开天辟地”的简笔画教看图猜成语,孩子们在抢答中吃透典故;古诗课将《游子吟》编成手势舞,“慈母手中线”化作捻线动作,孩子们边跳边诵,让古诗有了温度;拼贴诗引导用旧报纸、落叶拼贴诗句,“山路牵着月亮走”的童言里藏着乡野诗意;朗诵课解析《少年中国说》的生僻字,结合家国情怀教朗诵,“少年强则国强”的声浪满是朝气。
书法课串联起文化脉络;从“文房四宝”讲起,让孩子触摸宣纸、分辨毛笔;解析篆隶草行楷特质,对比欧阳询、柳公权等名家风格;重点讲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悲愤,孩子们说“字里有眼泪”;从握笔教起,练硬笔“人”字,笔墨间生长出专注。
传统文化课在动手中学知识;讲“梅兰竹菊”四君子品性,教剪梅花、竹子,孩子们攥着红纸剪出认真纹样;聚焦春节,引导画红灯笼、爆竹和春联门,剪刀与画笔勾勒出传统的鲜活。


心灵守护:做情绪的贴心伙伴

考虑到乡村儿童在成长中可能面临的情绪困惑与社交需求,支教小队用游戏接住每一份心情心理课以多样活动温暖心灵;孩子们给石膏娃娃涂上心事,学《左手右手》手语操——伸左手寻陪伴,举右手表勇气;递上便签,鼓励写下悄悄话投入情绪盒子,每张纸条都被温柔回应。在长卷上画出扎根思念、结满愿望的成长树,让心绪在色彩与笔触间慢慢舒展。



平安成长:把安全知识唱成歌
筹备安全课让防护知识入脑入心;编创“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的手语操,将“避险”“求救”编进手势,孩子们边唱边比;教安全操,在蹦跳中记住防护动作;演“遇蛇”“陌生人敲门”情景,让孩子学会应对,明白安全的重要性。


至支教结束,孩子们抱着作品不舍。作为汉语言文学学子,枞心培伴小队深知:这些课程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用专业点亮孩子眼里的光。枞岭的风会记得,这段用文字、陪伴、传统与守护编织的夏日时光。
枞心培伴支教小队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让更多乡村孩子感受到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