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至7月9日,西安培华学院“红韵传薪者” 志愿服务团队深入曙光小学,成功开展了一系列陕西红色文化主题课程。团队通过精心设计播音主持、美术绘画、医疗文化、法律普及以及理工科学五大特色课堂,巧妙将革命历史与学科知识巧妙融合,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沉浸式、互动性强的红色教育新体验。


支教队员播放陕北纪录片,深情讲述《谢子长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并传授朗诵技巧。孩子们认真练习,用清澈童声演绎红色篇章,在互评互学中传递信仰力量。

精美红色剪纸瞬间点燃兴趣。队员示范后,孩子们巧手剪出象征祝福的“福”字与革命五角星、火炬。课堂延伸至泥彩作画,孩子们用五彩泥巴和画笔,将英雄故事绘成童趣盎然的敬仰之作。一幅幅剪纸“福”字与斑斓泥彩画,成为孩子们触摸红色精神、表达纯真情意的独特艺术窗口。

课堂从分享“我心中的白求恩”启幕,孩子们踊跃描绘其奉献者形象。队员顺势讲述白求恩建院、边区军民智慧救人事迹,深化奉献认知。随即“动真格”,手把手教授伤口包扎、心肺复苏等基础急救技能。小小的急救包,连接起历史楷模的仁心与当代少年的实践,让孩子们在操作中领悟“救死扶伤”的真谛。

一个真实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纠纷案例引发探究欲。队员生动讲解革命年代如何运用法律智慧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课堂变身“模拟法庭”,孩子们化身“小律师”展开热烈辩论。最后发放精心设计的安全教育小卡片,将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的种子,悄然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伟大的中国科学家有哪些?”一问点燃自豪感,钱学森、邓稼先等名字响彻课堂。队员随即引导思考:“红军险峻山路行军、运物资蕴含哪些科学智慧?”结合历史场景,用趣味实验和比喻讲解摩擦力、重心平衡、滑轮杠杆。孩子们动手操作“斜坡平衡实验”,直观感受科学原理如何成为红军克敌制胜的“隐形力量”。
多元课堂以专业知识赋能红色教育:用声音传递信仰,以巧手描绘敬意,借实践诠释仁心,靠思辨播种规则,凭智慧解密征程。厚重的红色历史,化作孩子们“练得着的口齿、剪得出的祝福、画得出的敬仰、学得会的技能、辩得明的道理、摸得着的科学”,实现了知识、价值、能力的深度交融,为红色基因传承注入澎湃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