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组教师围绕“DeepSeek技术赋能学前教育资源数字化”主题展开专题组会,聚焦人工智能与学前音乐教育的深度融合。会议以黄雨格老师主讲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为实践样本,展示了技术工具在课程设计、资源创新及个性化学习支持中的落地路径。

黄雨格老师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为例进行分享
黄雨格老师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为例,分享了在技术赋能下的备课环节革新实践。她提到,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仅需输入教学主题与目标,DeepSeek系统便能依据幼儿认知发展规律,自动生成结构化的课程框架。例如,针对中班“动物音乐会”主题,系统推荐了“听觉探索—动作模仿—创意表达”三阶活动设计,并匹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使备课流程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赋能”。在资源制作环节,DeepSeek技术的智能化优势显著提升了备课效率。黄雨格老师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自然语言描述生成教学素材:输入“森林晨曲+奥尔夫乐器+幼儿安全”后,系统快速生成了包含手鼓节奏图谱、鸟鸣音效采样及卡通动物形象的教学资源包。

学前教育系音乐组老师认真讨论
面对技术应用中的数据安全、教师技能提升等挑战,与会教师积极研讨应对策略。大家达成共识:一方面,要规范数据管理流程,确保幼儿学习行为数据的安全与隐私;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提升其运用AI技术的能力。此外,教师们还强调了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将技术真正融入教学实践,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此次组会不仅为学前教育资源数字化探索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未来,教师们将持续深化实践,充分发挥DeepSeek技术优势,为幼儿打造更优质、个性化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