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文学院师生对方言与民俗文化关联性的认知,推动地域文化研究与学术视野拓展,文学院于2025年10月29日在J201组织召开第三期“培华中文论坛”。本次讲座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西安培华学院孙立新教授主讲,申艳霞副教授主持,文学院语言学教研室教师及部分学生参加。本次讲座主题为“关于方言与民俗的结合问题——以陕甘一带为例”,重点聚焦方言与民俗的交融共生关系,为全院师生搭建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地域特色的学术交流平台。

(申艳霞副教授致开场辞)
讲座伊始,孙立新老师以“方言与民俗的交叉领域”为切入点,指出现代方言学的兴起与民俗研究紧密相连,并重点介绍了陕甘地区方言与民俗结合研究的丰硕成果。孙立新教授还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分享了《biang字的文化解读》《关中方言哭丧棒调查研究报告》等代表性成果,从方言学与民俗学双重视角,解析了陕甘地区独特的语言文化符号与民俗仪式内涵,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地域文化的厚重底蕴。讲座中,孙立新教授从方言语音、词汇等层面出发,重点探讨了古音与今音的传承与演变关系,以及方言词汇的发展规律,不仅让大家了解了古音与今音、方言词汇发展的学术知识,更唤起了每个人对本土语言文化的珍视。

(孙立新教授讲座现场图)
现场互动环节中,师生们结合陕甘地区方言和民俗、方言保护实践、方言类论文写作等问题与孙立新教授深入交流。参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不仅厘清了方言与民俗的内在关联,更激发了大家对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趣,也为自己后续学术探索与文化传承实践提供了重要启发。

(孙立新教授与现场师生互动)
此次专题讲座的举办,是文学院推进地域文化研究、丰富学术活动体系的重要举措。未来,文学院将继续聚焦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通过更多元的学术活动,助力师生深化文化认知、提升研究能力,为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贡献力量。
文学院
图文:翟佳桦
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