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52年考入培华的,1955年毕业,在校三年学的是贸易会计和企业管理,当时,国家处在经济恢复时期,到处需要建设人才,我们还未毕业就被各单位抢去一空。在校三年,培华传承着实业救国、实业强国,培养新中国建设人才的责任,姜维之是负责教学的副校长,为人很谦和,对学生很严,很幽默,治学严谨,每周都要给学生训话,肢体语言很丰富,很受学生欢迎和喜爱。记得每天学生上早晨的广播操,姜维之校长带头和学生一起做操,有些学生做操应付,不认真,姜维之校长还做示范纠正。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国际形势教育。但是抗美援朝正在进行,美帝在朝鲜投“细菌弹”,蒋介石还在反攻大陆,派特务破坏国内经济建设,姜维之校长对学生每周训话,进行时事教育。我记得53年还是54年,国家开始实施义务兵役制,我立即报名参军,但是国防部给我们来信,表扬我的行动,说在校学生不招,让我好好学习。为此,全校还召开一次演示活动,我们班还上演了一曲“活极战”,我还上台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姜校长特别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经常进行教学观摩和听老师的讲课,我记得一次上化学课,姜校长就来我们班听课,我因为个子高,在最后一排,姜校长就坐在我的旁边,培华的老师也是一流人才,当时的教材都是选用苏联的教材,是最新的会计理论,有的还是西北大学的老师代课的,所以培养的学生质量都很高,分到单位很快都成了业务骨干力量。我当时分配到西安石油公司会计科,一到任,就领的是总会计账务业务。我虽然学的是会计专业,但对语文知识特别爱好,这与培华重视人文教育对我的影响有关,培华的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名人都是培华的前辈,这都是激励后人的精神动力,人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培华是有“仙”、“有灵”的地方,我希望后来人都能到培华来传承培华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前进、实业救国、实业强国,我在培华八十五周年时曾写了一首赞美培华的诗,“西安大地一奇葩,教育领域赞培华,培养人才千千万,学子遍布全中华”我写过三本书“关中八景史话”“西安绿化”“西安是块宝”都是正式出版社公开发行,我去年重阳节纪念姜维之诞辰九十周年会议上临场写了我对姜维之先生的感言“先生风范犹常在,培华自有后来人”,但是就给了会唱的工作人员,作为征文的征稿。
我让孙女来培华上学,也就是想让她传承她爷爷这段历史,这段对培华的情,沾点培华的“仙气、灵气”,让培华精神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