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他是青年导演,潘建丞!

日期: 2024年12月23日 14:22      信息来源:      点击数:

F146F

在光影的世界里

有这样一位青年

他用镜头捕捉生活的细腻

用故事触动人心

他,就是潘建丞

一个从西安培华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起步

如今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深造的电影人

130D04

近日,由潘建丞指导的公益短剧

《错过十八岁》上线后迅速爆火

单平台播放量突破1000万

全网播放量超3000万

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亿

参与讨论度超10万

潘建丞在创作的道路上羽翼渐丰

他的故事如同一部充满情感与梦想的短片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光影人生

164361


梦想启航·光影初绽

2018年的秋天,潘建丞怀揣着对影视艺术的无限憧憬,踏入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门。那时的他,或许还不知道,这段旅程将如何深刻地塑造他的未来。

刚入学不久的潘建丞有幸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影视节·长安季颁奖典礼”,在这里他遇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创作者和行业的专业人士。这些多元的艺术表达,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更激发了他对电影艺术的深厚兴趣。

11697A

潘建丞作为观众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影视节·长安季颁奖典礼”

在颁奖典礼的现场,姜波理事长的致辞更是给潘建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理事长提到,“创作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潘建丞开始意识到,一个好的作品,不仅要有一个完整的叙事和有深度的主题,更要能够传达出创作者独特的想法和声音。

158A70

“记得大二刚开学,赵宇琛老师的青蓝工作室成立,我像找到了组织一样兴奋。”潘建丞回忆起那段时光,眼中闪烁着光芒。“记得青蓝工作室的第一次放映,是在汇知楼的6410房间,投影仪在墙上投射出《霸王别姬》的光影世界。”在工作室的日子里,潘建丞不仅参与了多部经典电影的放映与讨论,还投入到短片创作中。从策划到放映,每一个环节都让他对影视创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些夜晚,他们围坐在一起,热情高涨地讨论着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那份纯粹的热爱与追求,至今仍让他心潮澎湃。

128B1C

《流浪地球》西安培华学院校园见面会现场

在培华的时光,他参加了《流浪地球》的校园见面会,近距离接触了喜欢的电影人;同赵老师一起前往西安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每一场放映、每一次讨论,都让他对影视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DEDA9

潘建丞在见面会现场拍摄的嘉宾照片

虽然那时的潘建丞还没有真正开始创作,但在观看了这些优秀的作品和聆听了讲座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他明白,电影艺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技术上的精湛,更在于能够传达出属于创作者自己的独特思考和声音。

在后期筹备自己的微电影《锦瑟》和《寻火》时,他就试图将当代社会议题、历史文化和情感的理解与表现融入其中,《锦瑟》获得了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学生组优秀创作一等奖、《寻火》获得了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微电影组一等奖。


跨越山海·逐梦英伦

大三那年,潘建丞与好友王森建共同决定考研,一场关于梦想与坚持的较量悄然拉开序幕。每天晚上,图书馆成了他们最熟悉的地方,灯光下埋头苦读的身影,见证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期许。

18FE55

潘建丞与王森建在学院前的合影

“那时候,我们互相监督背单词,每天打卡,那种良性竞争让我们都变得更加努力。”潘建丞笑着回忆起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充满了温馨。每天,他们都会在百词斩上打卡,互相报备单词量,那段并肩作战的时光,成为了他们青春中最宝贵的回忆。最终,王森建考上了暨南大学,而潘建丞则选择了远赴英国深造,继续攻读电影、电视与动态影像硕士学位。

3470B

威斯敏斯特大学录取通知书

在多个offer之中,潘建丞选择了媒体排名全英第一的威斯敏斯特大学,他深入探索了电影创作的核心环节,从剧本创作到电影发行,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Virginia Pitts教授的剧本创作课程,让他学会了如何构思故事的情感核心,探索跨文化叙事的可能性;而George教授的电影发行课程,则让他对电影市场的动态与多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F83F9

威斯敏斯特求学期间的潘建丞

这段学习经历,不仅提升了他的专业能力,更让他对电影创作的各个环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多元的学术环境,更是让他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从视角差异中汲取灵感。

578F1

萨凡纳艺术学院结业证书

95129

潘建丞获得国家地理摄影师认证证书

在繁忙的工作与个人生活之间,他还前往美国萨凡纳艺术学院进一步深造,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造诣与创作技能。此外,凭借着对摄影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潘建丞还获得了国家地理认证摄影师的证书,这是对他不懈努力的高度认可。


光影交织·梦圆公益

在培华学院建校90周年的辉煌庆典中,潘建丞作为学生服务中心助理团的一员深度参与了这场盛大的校庆活动。在那段日子里,他与无数志愿者并肩作战,布置会场、拍照摄像,从那时起责任感的培养便深深植根于他的心中。在校庆工作表彰大会上姜波理事长对志愿者们说:“你们的成功,在于你为社会贡献了多少自己的力量,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可以在不同的领域继续发扬奉献精神。”这句话,不仅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责任与奉献的重量。

潘建丞参与多场建校90周年庆典活动

后来,在与公益头条的合作中,潘建丞也因为自身所展现出的责任感与可靠性,获得了执导短剧《错过十八岁》的机会。理事长的那番话,不仅激励潘建丞在工作中更加努力,更成为他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的动力源泉。公益短剧《错过十八岁》是潘建丞导演生涯中的一次重要尝试,作品通过真实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贴近现实的叙事方式,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这份成功,不仅源于他对故事的精准把控,更在于他对公益事业的热爱与投入。

1879AA

《错过十八岁》开机仪式

“拍摄《错过十八岁》时,我们团队密切合作,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与汗水。”潘建丞回忆起那段创作历程,眼中满是自豪与感慨。

1F79D4

“记得当时看到抖音上的播放量突破1000万,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潘建丞激动地说。他开始尝试用影像讲述更多具有社会意义的故事,希望通过电影艺术传递正能量,影响更多人。

162B58

《错过十八岁》的成功,让潘建丞更加坚定了用影像讲述社会故事的信念。他深知,电影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探索更多元化的叙事方式,尝试通过影像讲述更多具有社会意义的故事,为观众带来更多感动与启发。

1F8AED

如今,潘建丞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电影创作者,拍摄了40余部短片,收获了诸多好评。但他始终记得,是西安培华学院给了他梦想的起点,是那些与老师、同学共同奋斗的日子,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就。

C8ADA

他用镜头记录生活,用故事触动人心,他的经历激励着每一个怀揣电影梦的年轻人。正如他所说:“人生如同一场旅程,而大学是其中最自由却也最关键的一段路。请珍视这段探索的时间,让自己走出舒适区,尝试未知的领域。愿你们始终怀揣梦想,忠于自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坚定而无畏。”

潘建丞的故事,是一段关于梦想、坚持与成长的光影之旅。从西安培华学院的青涩起步,到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艺术深造,再到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学术探索,他始终怀揣着对电影的热爱与追求。在光影的世界里,潘建丞将继续前行,用镜头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

电话:029-85680191

邮编:710125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