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辅导员说丨辅导员对于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思考与处理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3-23 [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学生人际关系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高校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了学生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工作中真实案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以便日后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人际交往障碍

一、案例概述与分析

新学期刚开学不久,该生在朋友圈发布诋毁班长的言论。一时间,班级里议论纷纷。班级同学对于他评价最多的字眼是“执拗”、“孤僻”、“双标”、“人缘差”、“较真”及“颠倒事实”等等。为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先引导班级同学和谐相处、团结向上。同时和李华同学沟通具体情况,但其敏感多思,戒备心强,不愿陈述事实,将所有问题指向他人,不愿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他认为自己遭到众人针对,产生了对立情绪。

为了了解该生具体情况,辅导员主动联系其家长,其双亲系粮农,平时孩子与其母沟通较多,其母过分溺爱,导致其独立自主能力较差。同时,家长不正视孩子情况,完全不认为孩子存在问题。沟通无果后,辅导员又联系了班委、之前辅导员及其学业导师了解相关情况。经过多方了解,该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差,不能与宿舍及班级同学和谐相处。一方面,因接受不了宿舍其他人的不规律作息和习惯,认为别人的行为影响到他学习,住宿要求高,适应不了集体住宿环境,多次调整宿舍后,仍产生宿舍矛盾,人际关系紧张,家长来学校调解后,为其办理了走读。另一方面,该生性格孤僻且执拗,不参与集体活动,不融入班级。面对该生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学生心理成长问题及原生家庭的问题,辅导员清楚的认识到,对于李华同学,需要的是循序渐进的感化,因此得有耐心;需要给予其温暖的怀抱,因此得有真诚的心;需要时刻关注他的心理状态,因此得有细心。要用爱去守护,相互建立信任,帮助学生成长。

二、思路举措

首先,需要耐心、倾听、陪伴和共情。

为了减少学生走读期间感染新冠的风险,辅导员和李华沟通后,李华决定进行线上学习。随即,辅导员联系班级骨干力量,成立了帮扶小组,保障他每天线上学习能顺利进行和完成。就在大家一切准备就绪后,李华突然放弃了线上学习,班级同学难以理解,李华因此又焦虑又恼怒。作为辅导员,没有因为他的犹豫不决批评他,没有催促他,而是耐心的与他沟通,倾听他的苦恼,李华表示他适应不了线上学习,怕耽误功课,想要申请住宿,但又担心适应不了宿舍环境,而出现人际交往等问题所以比较焦虑。在尊重学生真实想法的基础上,辅导员鼓励李华在校内住宿,帮助学生建立能够与他人良好沟通的信心。一是校外住宿不安全,二是校内住宿利于学习,三是有机会能和大家相处,尝试融入集体环境,四是给予承诺帮助李华调节人际关系,让他不要过度担心,让学生有安全感。

其次,积极关心学生,调节与宿舍学生的关系。

李华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敏感,较真,又本能的过于自我保护。自李华在校内住宿以来,在宿舍的小矛盾时有发生。李华不参与宿舍活动,不主动值日,也不和舍友一起用餐,早出晚归,每天呆在教室、图书馆学习,不与大家正面沟通。为了掌握学生的宿舍关系,辅导员积极主动走访学生宿舍,关心学生成长,与其他舍友聊天,引导他们珍惜与同学之间友谊,理解和包容他人。同时引导李华要参与集体活动,和他人加强沟通。

再次,用真诚感化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

因为人际关系的紧张,李华与人沟通方面很是胆怯,在出现矛盾时,多数是家长首先帮孩子解决。在遇到这种情况后,辅导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和辅导员沟通,与学生建立信任,使学生敢于吐露心声,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是关心他,爱护他,帮助他解决困难的。同时能够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告知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家长放心,更为以后能够顺利的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最后,肯定学生的长处和优势,鼓励学生成长成材。

李华学习成绩优异,一直名列前茅。在李华申请学校奖学金时,班级学生提出了异议,认为他其他方面表现一般。作为辅导员教育引导学生肯定别人的优势,同时更要理解像李华这样的学生,长期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其实内心是痛苦的,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学习成绩,我们要能看到他的长处,让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给他成长的勇气和力量,而不是一味的否定他。最后李华顺利拿到了学校一等奖学金,家长收到孩子的获奖证书和喜报后,并对学校领导还有老师、辅导员表示感谢。李华很感激能够获得班级学生的认可,重拾信心,尝试和班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逐渐融入班集体。

三、教育成效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在辅导员的关心关爱下,在同学们的理解帮助下,在李华同学的积极配合下,李华情况大有改观,与班级同学和舍友的的矛盾逐渐减少,并能参与一些校团文化活动。在谈心谈话和沟通的过程中,该生心情平静,与过去不同的是他的想法不那么偏激了,遇到事情不只想自己的感受,也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脸上露出了笑容。

案例启示

  1. 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学生常表现为恐惧、自卑、封闭、敌意、自傲等不正常心理状态。面对这种情况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微表情、共情等方式传递对学生的理解与关心,切实感受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关爱。

  2.取得学生的信任至关重要,辅导员关键时刻能够联系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缓解学生抵触心理,让其充分感受到辅导员的诚意和对他的关怀,并建立信任。一点一滴去积累,让学生愿意倾诉自己的内心。

  3.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或长处,即“闪光点”,并且肯定学生的长处,从闪光点入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而使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简介:孙宝丽,女,汉,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助教,2021年8月至今任会计与金融学院辅导员。曾公开发表 2 篇学术论文,参与校级课题 2 项,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并获校级实践标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