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辅导员说丨"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价值引导研究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4-13 [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2"00"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简称“"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及其价值引导。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0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其网络行为呈现出独特的特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分析,总结了"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要特点,包括信息获取、社交互动、娱乐消费等方面。同时,本文也分析了这些网络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导向,并提出了相应的价值引导策略,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帮助"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提高网络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价值引导;网络素养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0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对"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研究,分析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价值引导策略,旨在帮助"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其全面发展。研究发现,"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社交化等特点,但也存在网络依赖、信息辨别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优化网络环境、强化家庭和学校的引导作用等措施,可以有效引导"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使其在网络世界中健康成长。

二、"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一)信息获取需求多样化

"00"后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行为多种多样,涵盖了学习、娱乐、社交、消费等多个方面。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观看视频、玩游戏、购物、交友等,满足了不同的需求。例如,在学习方面,他们会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学术数据库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娱乐方面,他们会观看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在社交方面,他们会使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

(二)社交互动虚拟化

互联网社交平台为"00"后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社交渠道,使他们能够跨越地域限制,与全国各地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同龄人进行交流。然而,这种虚拟化的社交互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社交依赖、现实交往能力弱化等。部分学生沉迷于虚拟社交,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导致社交技能退化。

(三)娱乐消费个性化

"00"后大学生在网络娱乐消费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化倾向。他们喜欢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游戏、音乐、影视作品等娱乐内容,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种个性化的娱乐消费行为不仅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四)自我意识强烈

在网络环境中,"00"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们通过发布个人动态、参与网络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追求个性和自由。然而,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行为,如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等,影响网络环境的和谐稳定。

三、"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依赖

部分"00"后大学生对网络产生过度依赖,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社交能力减弱、身心健康受损等问题。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社交和运动等方面的需求。

(二)信息辨别能力不足

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00"后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信息辨别能力,容易受到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选择。例如,一些学生可能会轻信网络上的谣言,传播不实信息,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三)网络道德缺失

在网络环境中,一些人的道德约束感减弱,容易出现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00"后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网络中可能会出现言语攻击、恶意诋毁、抄袭作弊等行为,违反网络道德规范。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他们自己的形象和声誉,也会破坏网络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四)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00"后大学生虽然对网络比较熟悉,但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他们可能会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点击不明链接,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等,从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安全问题。此外,他们也可能会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导向

(一)多元价值并存

"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背后蕴含着多元的价值观。他们在追求个性化、自由化的同时,也关注社会热点、公共事务,展现出积极的社会责任感。然而,这种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也带来了一定的冲突和困惑,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整合。

(二)享乐主义倾向

部分"00"后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表现出明显的享乐主义倾向。他们追求即时的快乐和满足,忽视长远利益和社会责任。这种享乐主义倾向可能削弱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影响其健康成长。

(三)功利主义色彩

在一些网络行为中,"00"后大学生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他们过于关注网络行为的短期收益,如点赞数、粉丝量等,而忽视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这种功利主义色彩可能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导致行为失范。

四、"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价值引导策略

(一)加强网络素养教育

1.开设网络素养课程:高校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网络素养课程,向学生传授网络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信息辨别能力、网络安全意识和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2.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网络技术人员等为学生举办网络素养专题讲座和培训,介绍网络发展的新趋势、网络安全的新问题以及应对方法等,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

3.加强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实践活动,如网站建设、网络安全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网络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优化网络环境

1.加强网络监管: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2.建设优质网络平台:鼓励和支持各类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提供优质的网络内容和服务,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3.推广绿色上网软件:开发和推广适合大学生使用的绿色上网软件,帮助学生过滤不良信息,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强化家庭和学校的引导作用

1.家庭引导:家长应加强对孩子上网行为的引导和管理,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和心理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家长也要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为孩子树立榜样。

2.学校引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和引导,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减少他们对网络的依赖。

(四)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增强自我认知:引导"00"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需求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2.培养自律意识: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于网络。同时,要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做到文明上网。

3.提高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学会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避免在网络中寻求不恰当的解脱方式。

五、结论

"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社交化、娱乐化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网络依赖、信息辨别能力不足、网络道德缺失、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为了引导"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其全面发展,需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优化网络环境、强化家庭和学校的引导作用,并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才能有效地引导"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使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张梅,女,汉族,中共党员,陕西武功人。2010年从事辅导员工作至今,工作期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2015年获得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2016年获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证书,2016年获得“职业规划与体验教育”优秀指导老师。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017年至今发表思政论文6余篇。

参考文献

[1] 蒋旦悦. “"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教育引导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4(6): 3-6.

[2] 张琳. 新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分析[J]. 中国军转民, 2023(19): 157-159.

[3] 王玉冰, 刘佳鑫. 浅析“"0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 22(23): 241-243.

[4] 李春梅. 新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价值引导[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 32(12): 126-128.

[5] 刘欣宜. “"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价值引导研究[J]. 大庆社会科学, 2023(5): 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