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风采 >> 正文

辅导员说丨新形式下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慢就业”心理状况及对策探析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12-08 [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毕业生的质量和就业情况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最现实的指标。202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到 1158 万,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家庭幸福,是万众瞩目的重要社会事件。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源和培养方式较为特殊,其就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也区别于普通文理科生。新形势下国内外复杂环境、社会转变与学生家庭的代际关系、就业难度加大、产业退化萎缩和经济下行压力等多重因素交织叠加,与就业难同时显现的是毕业生群体中日益凸显的“慢就业”现象。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艺术类毕业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聚焦分析大学生“慢就业”群体的心理因素,立足民办高校艺术类就业工作群体,从价值引领、家校联动等角度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成效的举措,希望对民办高校在以后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慢就业心理;对策

一【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慢就业”心理现状分析】

1.1自我认知不足导致心理模糊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根据对2024届毕业生调查显示,部分“00后”毕业生仅想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却未充分考虑自身能力和性格特质是否与该工作匹配,且不愿轻易尝试与自身匹配度较高但兴趣不大的工作。即自身兴趣与匹配度的矛盾。这类“慢就业”艺术类大学生虽然有就业目标,但努力不够、定位不清,多是随大流,没有认真结合自身特点明确目标及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上无法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从而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盲目求职,容易遭受打击。

1.2选择“内卷”和“躺平”之间的矛盾

艺术类学生家庭条件相对于普通高校要好,部分大学生更加注重生活上的物质享受,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然而伴随着新形势下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工作强度和压力不断加大,被贴上“不服从、不加班、不熬夜”标签的“00 后”不知该选择“内卷”还是“躺平”,在求职入口不断徘徊,迟迟不愿踏进。这些现象加剧了艺术类毕业生“慢就业”情况。

1.3过分凸显的自我意识导致心理不稳定

随着环境的转变、社会形势变化以及各种新兴思潮不断涌入,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凸显,自我主观意愿占据首位,具有“自我”凸显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艺术类院校毕业生普遍具有创新思维,喜好自由,常常不局限于传统的就业观念,比较排斥传统、固定、受约束的岗位,更习惯于灵活性强、工作弹性大的就业岗位,更倾向于用更多元的高自由度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1.4物质条件充足带来的就业取向不强烈

在父母的庇护下,艺术类大学生大部分拥有充分的物质基础与保障。他们对于不断完成学业,有效走向社会,独立应对社会考验和挑战,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工作没太多兴趣可言,往往认为工作其实可有可无,也不急于一时,也就造成了此类群体会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与兴趣相关的工作,而不会持有“挑到篮里就是菜”的传统就业观。进而呈现出得过且过的慢就业心理,从本质上来看,这类大学生就是在逃避就业,不想就业。

二【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慢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2.1就业观念不成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艺术类大学生多数来自于艺考机构、职业艺术高中等,此类学生特点表现为个人主义较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等。在进入毕业后,部分学生未形成清晰成熟的就业观:一部分学生抱着毕业后“饿不着”心态,即对家庭依赖较高,并不着急就业,形成“慢就业”态势;一部分学生参加考研,但由于文化课基础不牢固,尤其在英语科目上受阻,导致考研录取率低;一部分学生追求稳定工作,计划考公考编,但是由于受专业限制,可考的岗位竞争巨大;一部分学生对就业出现较高的就业期望,导致就业难、就业慢。

2.2新形势下人力资源需求下降,优势资源较为集中

由于艺术类专业所依赖的经济、文化环境相对要求比较高,毕业生就业时往往会将工作单位所在的地理位置视为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大多数毕业生偏向选择环境优越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或沿海地区等城市,导致艺术类人才供过于求。

以西安培华学院艺术专业为例,根据对2022-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的调查访谈,发现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集中分布在浙江、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少量分布于二、三线城市和生源地。这也体现了一线城市对于艺术类商品及服务的市场需求较大,吸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强,相关的职业发展前景也相对广阔; 而二、三线城市能提供的艺术类相关就业岗位较少,且职业发展空间较小,薪资待遇水平也不可观,,因此导致很多毕业生会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作为就业首先城市。

三【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慢就业”心理缓解对策】

3.1用辩证思维科学认知“慢就业”现象

“慢就业” 现象是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格局与新常态下严峻的就业态势相融合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高校就业工作人员要理性、辩证认知,应分类应对不同“慢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慢就业”,明确“慢就业” 不等同于“懒就业”,不能在“慢就业”现象中逐渐变成“不就业族”。通过及时介入指导,了解毕业生“慢就业”的真实原因,精准帮扶,引导其克服被动的消极的“慢就业”。引导毕业生转变思路与认知,对于自己的选择要有担当精神,科学分析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积极进取,做好职业规划,积极就业。

3.2精准发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长效机制

转变单纯的专业教育观,树立综合素质教育观,在实行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教育的基础上,凸显和强化专业教育的个性特色。学校全面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责任制,扎实推进“一人一档、一生一策”,“一对一”精准荐岗,提供就业形势、就业创业政策、面试模拟等指导,助力其提升就业竞争力,成功就业。

3.3家校联动,带岗家访,共促良好就业

学生的成长仅仅依靠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需要营造家校互动、合力育人的氛围。积极与家长联系,从入学开始就建立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互动、家长会等形式,及时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就业方向、学生在校表现等传递给家长,共同为学生成长规划方向、拓展路径。同时,学校重点针对困难毕业生开展“精准帮扶”活动。通过家访,与学生、家长亲切交谈,全面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就业意向以及就业中存在的困难,共同分析、规划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更新家长育人理念,引导家长积极培养孩子独立健康人格,支持孩子理性思考人生,树立积极进取态度,鼓励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就业压力,勇于尝试。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相结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理想,鼓励学生发扬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尽快就业。

3.4打造“就业+心理相融合”双驱动模式

新形势下,高校需提升就业指导力度,打造“就业+心理教育”推动就业指导和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开展职业指导的基础上,为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一方面,丰富就业指导方法,注重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利用课堂授课、讲座+多种新媒体技术手段来开展工作。例如使用微信公众号、抖音或建立线上交流平台等,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另一方面,创新就业指导形式。针对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等特点的学生群体,采取差异性的宣传策略,例如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名花有主大赛、模拟招聘会等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兴趣爱好,进一步增强其实践能力;第三,将心理课程辅导融入就业指导工作中,开设针对就业的心理辅导课程。开通网络云端心理咨询平台,便于毕业生随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毕业生就业焦虑。有效结合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网站、短视频等全媒体平台,以新闻、视频、图文等形式披露就业信息、解读就业政策、推动就业观念转变、影响和改变求职心态、督促学生挖掘自身潜能等,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共促就业。

四【结论】

就业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长时间的“慢就业”容易给毕业生造成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慌,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不良现象。高校即要看到“慢就业” 这种现象与趋势,但是也不可过分夸大其负面影响。因此,要积极正视“慢就业”问题,就要构建以毕业生为主体,家庭、高校、社会等为服务指导的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引领毕业生在新形势下真正实现“慢就业”的逆风翻盘。

作者简介

丁亚莉,女,汉,中共党员,讲师,硕士研究生。现担任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2020级艺术类辅导员。2017年入校至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与 先进个人”;2019年获陕西省第十届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9年获“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度潜能发展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获五育并举“优秀指导教师”、“宏志助航计划”优秀班主任、第十五届“名花有主”求职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