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国旗下的微课堂 >> 正文

国旗下微课堂(九十三)|辅导员的爱国主义宣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10-28 [来源]: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学校坚持每周一由二级学院党委书记代表、优秀辅导员与学生代表一同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辅导员微课堂暨主题宣讲

第九十三讲

开始啦

本周由传媒与设计学院辅导员 董俊凯

老师给大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


“学风建设”的思考

▲传媒与设计学院辅导员 董俊凯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生以学为主,学习是成才的前提保证。要使每一位同学都成为有用人才,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树立端正的学风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优良的学风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学会学习”。大学的学习不能像之前那样只是呆板地吸收知识,单一地操练习题,被动地接受灌输,而是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有目的地归纳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对所学的知识能质疑,对所学的内容能总结,对所学的方法能反思。学会学习也是未来竞争社会要求每个人必须拥有的一项基本能力,这项能力的强弱将决定着在未来能否在社会生存、立足和发展,能否为个人增值,为社会贡献。我校十分重视学风建设,坚持开展优良学风建设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倡全面、和谐发展。每一位同学都要好好把握学院提供给我们的学习成长环境,充分发挥学习的能动性,主动地追求自我学习能力的完善和提高。

第二,要“学会做事”。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要重视自身其他能力的锻练。不论做什么事,都不能一个人埋头苦干,闭门造车,而是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要注重与他人交往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应该有计划地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多与社会接触,多关心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这个社会不再欢迎“高分低能”的人,而是偏爱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人才。大学生活里,学校和学院为我们不断搭建锻炼各种能力的舞台,提供个性发挥的空间和机会,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才智来展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第三,要学会做人。大学时代,就是要使个人素质、能力和人格日趋完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人格日趋独立、成熟,这就意味要学会开始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要学会对社会负责,更要对自我负责!

当你看到一个个进取自信的校友,你是否也豪情满怀?当你走在学风浓郁的校园,你是否心境也豁然澄明?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良好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西安培华创建优良校风学风活动的契机下。在这里,我希望同学们在学风建设活动中要努力做到:

一、自觉树立“营造优良学风从我做起”的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的各项活动,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培养自学能力,学会独立思考,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积极参加早读和晚自习。

三、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如化工设计大赛、读书活动、经典诵读和社会实践活动,完善自我,努力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旷课、不晚归,遵守校风校纪,努力建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时刻铭记“校誉至上 质量第一 自强不息 开拓前进”的校训,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从我做起,从每个人身边的点滴做起;让我们将阳光、自信、包容、进取的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形象发扬光大。我坚信,我院学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定能够使我们整体学风更上一个台阶。

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多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我要为什么而努力”天道酬勤!只要努力,定然成功。

学习是一辈子要进行下去的动作,学到老活到老才是人类终其一生要践行的道理。永远保持激情、永远保持热爱、永远保持想象力。

总结讲话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南兵

今天,在这庄严的国旗下,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关于学风建设的微课堂。深感荣幸能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关乎我们每一位学子成长成才的重要话题。两位老师讲的很好,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我也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学风建设的思考。

学风,乃一所学校的核心所在,它犹如弥漫的空气,时刻熏陶着我们的思维、塑造着我们的行为,乃至决定着我们的未来走向。优秀的学风,能够点燃我们求知的热情,锻造我们的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为我们的茁壮成长和成就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石。反之,若学风不正,则会令学习环境变得压抑,降低我们的学习成效,更有甚者,可能对我们身心健康及人格塑造产生负面影响。因而,致力于学风建设,是每一位师生肩负的共有职责与使命。

我校在学风建设领域已取得卓越成果,然而,我们亦需冷静认识到,学风建设目前仍面临重重考验。例如,个别学生尚未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缺失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一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空间,从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学业与成长;更有一些学生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这些现象,亟需我们高度关注并实施有力措施予以整治。

面对挑战,我们不可退避,亦不能袖手旁观。在此,特向各位提出以下几点期望:

一是要确立学习方向。学子们应依据个人兴趣及职业发展规划,拟定一份科学而适宜的学习方案,并持之以恒地予以落实。唯有目标明确,我们方能朝着既定方向,满怀动力地砥砺前行。

二是要铸就优良习性。优良的学习习性乃成就学业之关键。我们需养成规律性复习、积极思维、主动质疑等优秀的学习习性,以持续提升学习之成效与品质。

三是要投身学术交流。学院将持续开展多样化的学术讲座及研讨会等系列学术活动,广大同学应主动参与,以拓展学术视野,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

四是要秉持诚信之道。诚信乃为人之根、治学之基石。我们需自觉遵循学术道德之准则,坚决摒弃抄袭、舞弊等失信之举,共同守护学院之优良学风。

五是要增进师生互动。教师需关爱学生的学业与日常生活,及时提供辅导与支持;学生亦应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及遇到的难题。借由师生双方的和谐交流,共同促进学风建设的深入发展。

同学们,加强学风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使命,它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倾注心力,不懈奋斗。让我们齐心协力,奋发向前,以满腔的热情、不移的信念、踏实的步伐,共同助力我校向着高品质的发展迈进,肩负起构建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责任!

每周一早上7

国旗下的微课堂

你最最亲爱的“导员儿”

TA都可能出现

下周同一时间

我们再见

辅导员简介

董俊凯,男,汉族,中共党员。1994年12月出生,籍贯山东东营。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