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国旗下的微课堂 >> 正文

国旗下微课堂(九十四)|辅导员的爱国主义宣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11-04 [来源]: [浏览次数]:

国旗下的微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学校坚持每周一由二级学院党委书记代表、优秀辅导员与学生代表一同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辅导员微课堂暨主题宣讲

第九十四讲

开始啦

本周由

医学院辅导员

冯贝 兰佩洁

两位老师

给大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

1诚于心,信于行

▲医学院辅导员 冯贝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立身为人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回顾滚滚历史,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讲信修睦”。有汉代季布“一诺千金”,诚信守则;有信陵君窃符救赵,名扬四海;有刘皇叔以诚动人,成就霸业。在一页页以诚信书写的壮丽篇章中,穿过时间的阻隔,诚信在我们耳畔一遍遍呼唤。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兴;民无诚信不立,国无诚信不兴。这不仅是中国由来已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圭臬,是为人之本、处世之方、立国之基。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做事之本,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更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从个人层面看,“信”是人格基础,是立身行道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将“信”视作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德行。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朝,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一个人若不讲信义,恰似车无轴轮无法运行一样,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如此这般,不就是在启示我们当代大学生要把诚信时刻记心间,牢记孔圣人的殷殷嘱托,插上诚信的翅膀,扶摇直上,不远万里!

从社会层面出看,人们对“信”的恪守便是维持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团结的重要纽带。中国古人将“信”作为经商原则由来已久,形成了“市不豫贾”“贾而好儒”的商德文化。中国传统商德讲诚信、重道义,将义与利结合,其中尤以诚信为重。正如蔡元培先生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需看今日之校园。”菁菁校园是诚信回归的地方,象牙塔的绵绵诚信火种,必将绽放永恒的诚信温情!

从国家层面看,“信”是政权稳固的基石。“信”不仅适应于修身、治国平天下之间,还被用于国与国之间外交往来关系之中。古圣先贤在外交关系上一向秉持“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原则,而现如今,中国的发展稳步前行,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同学们更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将诚信之花绽放在你们的青春舞台中。

当然,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耕耘者,我们更应该秉持使命担当,不负大国情怀,以先辈的诚信精神与事迹为引领,不断鞭策自己,认真学习教育知识、反思教育实践、提升教师素养,坚定为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担当而坚守初心,在一点一滴中践行承诺。

2践行诚信,筑梦起航

▲医学院辅导员 兰佩洁

      同学们,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根本。在高校这个知识的殿堂里,诚信更是不可或缺。

      从学业方面来说,诚信体现在我们对待每一次考试、每一篇论文的态度上。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看似能带来一时的轻松,但却会给我们的人生埋下隐患。当我们失去了诚信,我们也失去了对知识的敬畏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我们来到大学,是为了学习知识、提升自己,而不是为了寻找捷径、欺骗自己。只有坚守诚信,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人际交往中,诚信同样重要。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同学们,当我们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尽力去做到。不要轻易许下承诺,而一旦许下,就要用行动去践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活中收获真挚的友谊和宝贵的人生经验。

      诚信,更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基石。同学们,你们都怀揣着各自的梦想来到这里,有的想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有的想为社会做出贡献,有的想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要实现这些梦想,就必须从践行诚信开始。因为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当我们以诚信为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我们就会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梦想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付出辛勤的努力和汗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守诚信,不放弃、不退缩,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为辅导员,我们见证了同学们的成长和进步,也看到了一些同学在诚信方面的不足。在这里,我想对大家提出几点希望:

      一是要树立诚信意识。从现在开始,把诚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时刻牢记在心。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做到诚实守信,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是要践行诚信行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在考试中,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不作弊、不抄袭;在学术研究中,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剽窃、不造假;在与他人交往中,遵守承诺,不欺骗、不隐瞒。

      三是要弘扬诚信精神。不仅自己要做到诚信,还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让诚信成为我们校园的风尚,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诚信的氛围中成长和进步。

      同学们,践行诚信,筑梦起航。让我们以诚信为帆,以努力为桨,在大学的海洋中奋勇前行,驶向我们梦想的彼岸。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成为诚实守信、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大学生。

总结讲话

传媒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兼行政副院长 王飞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把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诚信问题不仅关乎国民的道德素质,更关涉民族和国家的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围绕诚信主题做过不少重要论述,从战略高度为新时代中国的诚信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那么,为何当代大学生必须培养诚信品质呢?

首先,诚信是个人基本的道德修养,缺乏诚信则无法立足;

其次,诚信是我们治学所必需的严谨态度,缺乏真诚则难以持久;

再次,良好的诚信品质是我们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实现自我提升的先决条件。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和明确的当下,没有信誉,如何实现合作共赢?没有合作,我们将会举步维艰,而合作的基础正是诚信;

最后,诚信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支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而交流是这些关系的基本连接点。我们与外界的交流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最直接和明确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其做事的成功率,因为一旦开始做事,必然需要合作,而合作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应始终以诚信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磨砺自己成长为一名笃学尚行的新时代培华人,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每周一早上7

国旗下的微课堂

你最最亲爱的“导员儿”

TA都可能出现

下周同一时间

我们再见

辅导员简介

冯贝,中共党员,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党建,现任医学院辅导员兼党务干事、医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近年来,主持校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7篇,其中核心论文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所带班级医学检验技术2101班获校级“姜维之班”创建优秀班级,学生第二党支部获批第二批校级样板支部和第四批省级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兰佩洁,讲师,中共党员。2008年担任辅导员至今。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