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国旗下的微课堂 >> 正文

国旗下微课堂(一百二十一期)|辅导员的爱国主义宣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11-04 [来源]: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学校坚持每周一由二级学院党委书记代表、优秀辅导员与学生代表一同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辅导员微课堂暨主题演讲

第一百二十一讲

开始啦

本周由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

仵悦曦 杨苒

两位老师

给大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

以青春之我,筑爱国之魂

文学院辅导员

仵悦曦

当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当义勇军进行曲在校园上空庄严回荡,我们心中涌动的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热爱,是对民族复兴最执着的追求。本次国旗下的微课堂,我宣讲的主题是“以青春之我,筑爱国之魂”。

爱国,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作为新时代高校学子,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爱国精神的传承,重在务实践行;时代先锋的称号,贵在知行合一。作为高校学子,我们不必人人都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必须在各自的岗位上扛起责任、勇挑重担,让爱国精神转化为可感可及的实际行动。

在学业科研中践行爱国情怀,做求真笃行的追光者。青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我们的书桌连着国家发展的前沿。无论是在实验室里攻克技术难题,还是在图书馆里钻研专业知识,无论是在课堂上积极思辨,还是在实践中探索真知,都要怀揣“科技报国”“学术为民”的初心。少一些浮躁功利,多一些沉潜钻研;少一些敷衍应付,多一些精益求精。把个人专业所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把学术追求融入民族复兴伟业,让青春在攀登知识高峰、探索科学真理中绽放光彩。

在社会实践中厚植爱国情怀,做扎根大地的实干者。我们可以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在乡村振兴的一线感受时代变迁;可以投身志愿服务,在社区服务、公益帮扶中传递温暖;可以关注社会热点,在理性思考中明辨是非,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心灵感受时代脉搏,在实践中深化对国情的认识,让爱国情怀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更加坚定。

在品德修为中涵养爱国情怀,做向上向善的践行者。爱国精神不仅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坚定立场,更体现在日常言行的点滴坚守。遵守校纪校规,维护校园秩序,是爱国情怀的具体表达;尊重师长、友爱同学,传承中华美德,是爱国精神的生动诠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担当。从修身立德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爱国精神内化为行为习惯,外化为文明素养,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同学们,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享受着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更肩负着民族复兴赋予的使命。时代呼唤担当,青年勇挑重担。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学子,我们既是爱国精神的传承者,更是时代先锋的践行者。我们要以理想信念为帆,以实干担当为桨,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青春热血洒在民族复兴征程,让爱国精神在青春的奋斗中焕发出最绚丽的光彩。

最后,让我们迎着朝阳、踏着征程,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精神,以昂扬姿态争做时代先锋,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力量!

赓续爱国血脉,勇当时代先锋

文学院辅导员

杨苒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个永恒而常新的主题——“赓续爱国血脉,勇当时代先锋”。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我们每一位青年学子肩负的光荣使命与历史责任。

一、深刻领会爱国精神的时代内涵

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基因,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深沉情感。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这种对家国的无限热爱与忠诚,支撑着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饱经风霜而自强不息。进入新时代,爱国精神被赋予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内涵。它不再是遥远的历史回响,而是具体的、实践的。它体现在:

1.对祖国山河、历史文化的爱,这是爱国主义根基。我们要了解民族历史文化,以先贤树立榜样,这份爱让我们有文化自信。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是当代爱国主义本质体现。百年征程中,党带领人民开辟道路、取得成就,爱国就要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奋斗。

3.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是自觉行动。真正爱国非口号,要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连,科研、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戍守边疆等都是爱国体现。

二、勇担使命,争做堪当大任的时代先锋

“时代先锋”意味着走在时代前列、引领风气、承担开创之责。新时代青年如何将爱国热情转化为争做时代先锋的力量?

1.争做信念坚定的先锋。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厚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与信念,对中国梦的信心。筑牢信仰根基,才能在复杂世界中辨明方向、行稳致远。

2.争做勤学笃行的先锋。青年是增长才干的黄金期,争做先锋要有过硬本领。要珍惜时光求知问学,掌握专业知识、广泛涉猎,向书本和实践学习,培养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在实践中成长。

3.争做砥砺奋斗的先锋。“青春因磨砺出彩,人生因奋斗升华”,伟大事业始于梦想、成于实干。民族复兴征程会遇艰难险阻,要有闯劲、韧劲,到基层、一线、前沿锻炼建功,直面挑战、攻坚克难,用奋斗书写青春篇章。

4.争做修身立德的先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时代先锋要有高尚品格。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各类道德规范,锤炼个人品德,学会感恩、助人等,明辨是非、恪守正道,展现新时代青年风貌。

三、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将爱国情怀,融入每一次课堂的专注聆听,融入每一次社会服务的真诚奉献。希望你们能将先锋意识,体现在攻克学业难题的坚韧不拔上,体现在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主动上,体现在面对挫折失败时的乐观向上上。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弘扬爱国精神,不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需要我们每个人立足本职、尽己所能,将爱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每一位青年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当千万缕微光汇聚,必将形成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璀璨光芒!

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无悔青春!

总结

文学院党委书记

南兵

当五星红旗在晨光中舒展,当爱国赤诚在心中激荡,刚才两位老师的演讲,为这场国旗下的仪式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力量。她们以 "爱国" 为魂、以 "青春" 为笔,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让我既为老师们的成长欣慰,更为血脉相传的爱国精神振奋。

杨苒老师 "赓续爱国血脉,勇当时代先锋" 的演讲,最动人之处在于将 "爱国" 从宏大概念落到具体内涵 —— 从对山河文脉的 "根脉之爱",到对中国道路的 "信仰之信",再到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 "行动之融"。她清晰阐释:爱国从不是遥远口号,而是深植文化自信、锚定道路认同、践行日常选择的生活态度。而 "信念坚定、勤学笃行、砥砺奋斗、修身立德" 的先锋准则,更指明了行动路径:既需 "辨方向" 的信仰根基,亦要 "挑重担" 的过硬本领,更得有 "抗风雨" 的奋斗韧劲。

仵悦曦老师 "以青春之我,筑爱国之魂" 的分享同样深刻。她紧扣习近平总书记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 的论述,抓住 "知行合一" 核心 —— 无行动的爱国是空泛情怀,无爱国的行动是零散努力。她从学业、实践、品德三维度绘出 "筑魂" 路线图:实验室攻关、图书馆钻研是 "科技报国" 的根基;乡村振兴一线实践、社区志愿服务是 "扎根大地" 的担当;遵守校规、尊重师长是 "修身立德" 的坚守。这种解读让每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 "报国坐标"。

两位老师的演讲实则指向同一真理:青春意义永远与祖国命运相连,爱国本质在于 "知" 与 "行" 的统一。同学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享受发展红利,更肩负复兴使命。这份使命无需惊天壮举,却需 "尽己所能" 的自觉:课堂专注是为 "勤学笃行" 积蓄力量,实践投入是为 "扎根大地" 积累经验,生活自律是为 "修身立德" 筑牢根基。当千万 "青春之我" 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相融,便会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最后,愿大家以今天的演讲为起点,把 "赓续爱国血脉" 的信念刻在心里,把 "以青春筑国魂" 的行动落在实处。让每位老师当好引路人,每位同学做好践行者,在属于我们的时代,交出 "无愧于青春、无愧于祖国" 的答卷!

每周一早上7点

国旗下微课堂

下周同一时间

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