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情系平利,助力乡村”专业社会实践队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紧密结合专业所学,深入农村调研,助力茶乡发展。
01风光迤逦马盘山 氤氲缭绕品茶香
7月1日,“情系平利,助力乡村”实践队员来到马盘山,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感受乡土风情。马盘山自古以来为巴蜀"茶马古道"要塞,渊源浓厚。六七十年代由政府开发1200亩茶园后,因长期弃管,茶树衍化为“野生”绿茶。现今由专人管理,成立“马盘山茶业专业合作社”。



在合作社里,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了制茶设备,对制茶过程进行讲解,实践队员有幸观摩制茶过程,并学习了煮茶和泡茶。下山的途中,遇见熙熙攘攘的游客上山游玩,实践队员为他们提供免费写真照、亲子照,用镜头定格美好,用光影记录感动。
02绿水青山蒋家坪 强根铸魂守初心
如果说马盘山是历史文化的碰撞,那么蒋家坪则是现代文化的交接。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古朴小村是脱贫攻坚的巩固,是“茶旅结合”的典范,是乡村振兴的成果。




实践队员们来到距离县城40公里的蒋家坪村,在村民周师傅的带领下,到蒋家坪凤凰茶园进行茶园体验和团课拍摄,随着拍摄过程的深入,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传媒学子要坚持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助力乡村,展现青年青春向党、奋斗不息的风貌和担当!
03校地合作建基地 携手同心助乡村
7月8日,实践队员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地发展状况,确保后续活动实践的顺利展开,实践队提前与当地共青团平利县委取得联系并展开了深入交流。

在座谈会上,共青团平利县委书记刘凡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共同商讨了关于宣传片制作及精品画册制作的事宜,并向平利县贫困山区捐献体育器材,建立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双方达成了共识,希望以“情系平利,助力乡村”社会专业实践队为新起点,展开高校与地方更深层次的合作。同心同向、携手同行,共同开创平利县发展新局势,共同在振兴乡村的道路上取得新作为。
04调研走访二合一 专业结合为发展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实践队成员结合专业基础,走访各个茶山及茶业发展中心,与当地茶商茶户展开交流。


实践队员向村民、茶商发放调查问卷1000张,约95%的问卷结果反映了老百姓对未来平利茶产业发展的看好。同时,实践队员在茶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直播带货,用大学生的视角对平利的绞股蓝进行线上宣传,获得了许多关注。
05爱心支教筑童心 培育薪火好少年




为了传承红色精神,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实践队员开展了“走近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爱心支教活动,通过“读红色经典”、“唱红歌”等方式,鼓励孩子开口朗读红色经典,培养孩子自信心,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怀。在这次活动中,实践队成员以自身行动,将红色精神,红色信念,红色理想传递给下一代。
06生态环保树新风 人与自然共和谐





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论”,实践队员前往陕西化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辖区平利县境内的八仙保护区以及桃花溪,开展“公众生态文化教育”宣讲活动、进行“保护化龙山生态”海报宣发及“垃圾不落地”活动,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意识。同时,实践队员还拍摄化龙山自然风景图片及有特色的的动植物图片,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新时代大学生的一份力量。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队员深刻感知通过所学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不负国家和学校的培养,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前列,在新的赶考路上再续辉煌,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新简章。
图文来源:传媒学院
编辑:闫星慧
审核:学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