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五育并举 >> 正文

三下乡丨依托传媒专业特色 助推汉阴乡村振兴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7-11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暑期大学生“青年观察家”实践调研团队师生一行来到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开展“秦风千年------汉阴农产品推广调研计划”主题实践调研活动。

NO.01

对接农业农村局,共商拍摄计划

▲西安培华学院师生与汉阴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商谈

为了此行拍摄顺利,更好的展现出汉阴县农产品的原风原貌,青年观察家团队一行前往汉阴县农业农村局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会议过程中,团队成员提出了一些他们可能在拍摄途中会面临的问题,希望汉阴县农业农村局给予团队一些帮助,携手让本次农产品调研宣传活动顺利展开。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实质性的建议和帮助,并且对他们此次拍摄任务表示期待和感谢,本次会议在双方友好交谈中圆满结束。

NO.02

传承千年智慧,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西安培华学院学生采访炕炕馍非遗传承人

圆形似满月,长形似神牌。炕炕馍是汉阴民间特色小吃,流传时间久远,分布区域广泛,此次,青年观察家团队驱车前往汉阴县蒲溪镇,了解这种已有千余年历史的民间风味小吃。在星旗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成勇的讲解中,他们了解了炕炕馍发展历程,近距离地拍摄炕炕馍的现代化制作,他们从拍摄者的角度感受到现代化制作技艺的便捷。在和炕炕馍第二代传承人沈兰蒲先生的后代交谈中,感受到他们对非遗传承的重视。揉面、擀面、撒芝麻、烙馍,每一道工序都精心、细心、用心。

NO.03

猕猴桃之乡,脱贫致富的好榜样

▲图为西安培华学院师生拍摄采访种植户

“这里的猕猴桃真甜”这句话是在汉阴县观音河镇听到关于猕猴桃最多的描述。从田间地头,到农户亲述,他们以新闻人的视角深挖藏于大丰收背后的故事。来到观音河镇中坪村,听猕猴桃种植户讲述从开始种植,到挂果,再到收获的每一个步骤,听年过七十的老奶奶讲述自己从开始种猕猴桃的担心到收获后喜悦的心路历程,听农户们对政府重视猕猴桃生产,重视民生的感激与感谢。他们在这里采访,挖掘,拍摄,倾听,力求用最真实的作品传播观音河镇猕猴桃,做到用专业特长帮扶乡村振兴第一步,实现产业助力脱贫致富。

NO.04

健康富硒田,农户们的辛勤之作

▲健康富硒田,农户们的辛勤之作

青年观察家们一同前往凤堰古梯田——流传千年的富硒稻田。随着太阳东升,云雾渐渐消散,在能见度小于五米的范围下,团队一同驱车来到了凤堰梯田,映入眼帘的郁郁葱葱别有一番景象。黄鳝、泥鳅、青蛙;稻田,露水,泥巴。进入稻田,他们看到了农民们辛苦劳作的成果,秧苗在泥土中渐渐长大,仿佛可以嗅到富硒大米健康的味道,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光感受到了“清新、壮美”更多的是“奇趣,惊叹”,富硒大米远销海外,不是一时兴起之作,而是村镇与农民共同努力和劳作的结果。

NO.05

实地调研访谈,助力汉阴乡村振兴

▲西安培华学院学生汉阴县街头采访

▲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西安培华学院青年观察家实践调研团合影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作为在校大学生,该团队结合自己专业所长,走访汉阴多个乡镇,与村民、村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调研,发放问卷1500余份,访谈数十人,了解到汉阴县近年来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幸福感逐渐增强。他们以新闻学专业视角挖掘和传播汉阴县特色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及推广,完成了实践调研任务,得到了当地政府、村民、果农的一致好评,在田野间积累了宝贵的专业实践经验,为奋进新时代谱写新华章贡献力量。

图文来源:传媒学院

编辑:闫星慧

审核:学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