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华人故事

培华人故事

首页 >> 正文

【培华人故事】赵洁,25年如一日

发布日期:2024-04-14    作者:薛超飞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

1999年9月,是赵洁老师第一次过教师节,在教师座谈会上,她说:“我会在培华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一句承诺,也是一片赤忱。她带着对教育的热爱,25年如一日地站在讲台上,一举一动之间诠释着对教育的热爱。

25年,她日复一日,或埋首于备课之中,或沉浸在研究之海;25年,她的青丝已然斑驳,白发悄然增添;25年,她从一名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四有”好老师、省级师德标兵……

在学生眼中,赵洁是教学一流、倾心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最敬爱的良师和益友”

在青年教师眼中,赵洁是为教师课堂“诊脉”,教大家如何做科研,值得敬重的“师者”,是经常凌晨发来工作邮件的不知疲倦的“超人”

在法学院实务教研室主任马亚乐眼中,赵洁是乐于奉献的“好搭档”甘为人梯的“好老师”

而在赵洁自己眼中,“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良心活儿,得对得起‘老师’这个称谓”


严师益友,给学生最好的发展

严厉”是学生们对赵老师评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无论是案件分析、课后作业还是随堂考试,赵老师对学生学习这件事从来没有放松过一丝一毫。赵洁老师讲到:“法学专业培养的是要具有清晰严谨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生,所以想在我的课堂上不思考、躺平,那可要承受住‘暴风雨’一般的考验,我们每个章节都有测验,通过测试查找问题,再给学生‘加餐’。”

2024届法学专业学生李嘉豪说到:“赵洁老师很‘严’,她讲的《刑事诉讼法》课程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但任你拿了多少资料也找不答案,只有上课好好听课,下课好好思考,才能考过这门课。

赵洁老师指导学生修改论文

那这么严厉的老师,课堂是什么样子呢?她的课堂严肃但不沉闷,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把学生带到模拟法庭进行角色扮演,分析案情;她带领学生开起“法律诊所”,面向师生解决实际问题。赵老师的课堂实现“教中学”“学中做”,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她运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枯燥乏味的法律课堂“活”起来。

“作为高校教师,我始终认为教书育人是第一位的。”面对采访,赵洁老师诚恳地说。今天法学专业的学生将会是国家未来的法官、检察官或律师,要保证司法的公平与正义,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给他们正确的法律理念与观点。因此,赵老师认为,每一位法学教师均应站在为国培养法治栋梁之才的高度从事法学教育工作。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教材内容的机械复读,要努力拓展教材之外的内容宽度,使学生对教材内容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教学 她有用不完的精力

对于教学,赵洁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25年,她几乎不曾早睡过,备课、科研、给学生做辅导……家,对于她好似另一个办公室。最开始上课时,赵洁常常花费七八个小时准备100分钟的课程,除了查资料、写教案,她还自己模拟试讲,力图百分百地做好课前准备。

赵洁老师说:“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法学专业近80%的学生要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个考试考什么、怎么考?只“听说”是不够的,于是她报名参加了2019年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当时她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负责法学系的日常管理,工作很忙,只能利用上下班路上、晚上备课结束后的零散时间进行复习,有时候复习备考的学生有问题向她请教,她就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有同学看到她在认真地备考,说:“赵老师那么忙都能这么认真地准备考试,我们哪有理由不全力以赴呀!”当年她和五十余名学生一起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更是出现了法考全部通过的学霸宿舍。

在学习的路上,赵洁老师永不停步,她说:“职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如果老师都不清楚法律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职业能力,不清楚如何处理法律实务,他如何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生需要的东西。”在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试后,她开始在律师事务所实习,从实习律师做起,学习法律实务。她说,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要接触实务,把真实的案例带到课堂上,真正实现让学生能够“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

正是因为她的刻苦努力,她先后获得陕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高校教师第二届微课大赛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两次获得省级铜奖;她所带的教师团队在2020年被学校授予师德先进集体称号;2020年法学专业申报《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法律人才培养实践》案例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定为“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法学专业也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一项项荣誉,见证了她的成长。


用心用情 做有温度的老师

二十余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让赵洁老师更加明白,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她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她说:“作为一个教师,就是时时刻刻为学生服务。自己的事情都可以耽搁,但学生的事情不能耽搁。鲁迅先生说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应该甘为学子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让学生感到你这个老师是他们的知音和榜样。”

赵洁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

2022届法学专业学生宋牧子是陕西省第218例、全国第1007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他捐献造血干细胞住院时,赵洁老师带着亲自做的鸡汤、猪肝等饭菜前往医院看望宋牧子,宋牧子说:“当我看到赵老师打开饭盒的那一刻,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赵老师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学识,更重要的是品德,她把学生当亲人,是一位充满温情,无私奉献的好老师。

“在课堂之外的赵老师真的是一位‘热心大姐’,别看她上课很严厉,但课余只要见到她,就会关心我们学习生活有没有困难,并把大家不懂的问题都记在本子上,在课堂上再次讲解。”2018届法学专业寇健源(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副镇长)对小薇讲到,“上大学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法考’,赵老师积极联系人脉资源,免费给我们进行定制化的法考辅导,那一年我们的法考通过率很高。”

陕西秦川法律事务所合伙人刘宝辉是培华2008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当提到赵洁老师时,她讲到:“我们在办案过程中需要很多理论支撑,只要我们在校友群中提出诉求,赵老师第一时间就会把很多理论材料整理好发给我们,甚至还帮我们联系相关的专家解答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她真的像姐姐一样帮助、指导我们。”

从教25年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或许,我们依然给不出一个标准答案,但却有个鲜明的感觉,那是一种不断向上的攀登感,那是一种将教书育人融入血液中的使命感,那是一种对学生付出所有温暖的奉献感……

也许对于培华这个近百年的高等学府而言,她是一个平常人。但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是唯一的,是属于她的,是独一无二的史诗。想起那句“以我点寸微光,护你万丈荣光。”或许,就是这样一个个平凡普通但爱岗敬业的个体,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对于大学这个称谓,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