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工作部

学校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动态 -> 正文

【关工委工作】当青春遇见“延安儿女”,学校关工委助力打造直抵人心的行走思政课

发布日期:2025-11-03 浏览量:

为深入赓续红色血脉,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深入人心,切实发挥关工委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25年10月30日-31日下午,由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部门共同主办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系列活动——延安儿女的故事”,在明德楼报告厅和博远楼2417教室分别举行。活动特邀胡木英女士(胡乔木同志之女、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延安儿女故事团团长)、涂塞中教授(开国少将涂锡道之女、北京电影学院原影视部主任、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副秘书长)、李逸竹女士(胡乔木同志之孙女)等嘉宾亲临现场,分享“延安儿女”故事与精神传承。学校理事长姜波博士、校党委副书记蔡亮出席活动,与在场师生共同聆听红色故事、感悟初心使命,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霍艾湘主持。

理事长姜波博士致欢迎词

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理事长姜波博士在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中,深情回顾了学校与国家发展休戚与共的百年历程,指出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培华血脉,成为立德树人的精神底色。他特别提到,本次活动是学校关工委协同多部门,推动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的创新之举,学校始终以助力青少年成长为己任,此次特邀“延安儿女”进校园,正是希望以情化人、以史明志,让家国情怀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他勉励同学们在关工委搭建的学习平台上,用心聆听、深刻感悟,让延安精神的火炬在新时代继续薪火相传,照亮前行之路。

胡木英女士讲座

胡木英老人深情回顾了“延安儿女”故事集的策划初衷与缘起。她介绍,为真实、全面还原历史细节,团队历经长期系统准备,搜集珍贵史料、走访革命后代、考证历史背景。她表示,十分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平台,让团队有机会将峥嵘岁月里鲜活的人物与事件,从抽象概念转化为有血有肉的故事,帮助延安精神跨越时空,与青年一代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与思想碰撞,这与培华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高度契合。

涂塞中教授讲座

在主题宣讲环节,涂塞中教授以“延安儿女的故事”为题,带来感人至深的分享。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与传承人,她将自身在革命氛围中成长的记忆,与参与创作《延安儿女的故事》音像制品的历程娓娓道来,唤醒尘封往事,勾勒鲜活先辈形象,用案例诠释延安儿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相连的信念,展现红色家风。

交流环节

交流互动环节中,现场气氛热烈。师生围绕“红色基因如何融入日常”“延安精神在当下的具体体现”等话题,与嘉宾深入对话。一位同学激动分享:“课堂上书本里的文字,突然变成了有温度、有面孔的故事。那一刻,历史真的活了。” 与“延安儿女”的对话,让红色思想在互动中碰撞,进一步加深了青年学子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本次“延安儿女的故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学校关工委协同多部门,对“大思政课”理念的精准落地,更是学校构建“大育人”格局、汇聚资源助力教育的标志性实践。活动中,关工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链接优质红色资源,创新叙事模式,将“延安儿女请进校园,把宏大历史叙事转化为可亲可感的故事,让抽象理论成为“可触摸的历史” 和“活的教科书”。这场浸润式精神洗礼,让红色基因悄然植入师生心田,有效筑牢信仰之基,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磅礴持久的思想动能。

未来,西安培华学院关工委将继续坚守初心,聚焦青少年思想教育,不断整合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持续开展更多接地气、有温度、入人心的思政教育活动,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