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工作部

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基层风采 -> 正文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开展《梁家河》学习活动

发布日期:2018-06-01 浏览量:


  6月1日,在所有人都欢庆六一的时刻,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参加了《梁家河》学习活动。全体党员用这种严谨的态度,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延安精神,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会议在党员代表王畅的主持下有序开展。
 
 
 
 
  梁家河,中国延安一个贫困而偏远的小山村,因为习近平同志曾经在那里生活、生产、劳动七年而成为“梁家河故事”的发祥地。此后,他无论在地方党政机构任职还是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与梁家河保持着割舍不断的联系,梁家河故事也成为他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一个窗口。梁家河七年的生活阅历,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梁家河精神。这些精神应该成为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成为普通共产党员学习工作的动力,成为广大青少年服务国家、熟悉和了解中国社会的学习资源。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认真学习并为习主席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在会议快要结束之际,同学们认真且大声朗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一代党员学生所作出的要求。
 

 


  通过本次对《梁家河》的学习,同学们也更深刻的了解了习主席的艰苦岁月,同时也看到了他对党的纯粹的感情。梁家河精神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围绕梁家河精神所传播的梁家河故事是真实的、生动的、鲜活的,也是感人至深的。梁家河精神需要理念传播,需要实践传播,需要内心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梁家河精神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成为全体党员践行党的宗旨的动力,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树立远大理想、认识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社会的人生财富。
 
  什么是梁家河精神?
 
  梁家河精神就是习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生产、劳动所形成的生活态度、劳动观念、个人品质的凝练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国农村实现人生观转变、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的所有行动的总结。概括起来就是: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
 
  人民情怀
 
  对人民的感情,包含感性的体验,但更深层次的则来自理性的认识。习近平指出,“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
 
  党性信仰
 
  党性信仰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根基。2013年9月25日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梁家河是习近平同志立身、立业、立言的出发地,也是他践行党性信仰的锻炼地。
 
  知识品格
 
  知识品格不仅是他那时人生的写照,也是他的追求,是他服务梁家河群众的力量。习近平同志讲过,“我那时一边当村干部,一边总渴望有机会能上学深造”,“我那窑洞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