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样子栏目简介: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鲜活生动。我们将推出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栏目--“你的样子”。我们将以党史人物故事为主线,从军事、科技、教育等不同领域讲述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是鲜血和生命,为党和人民事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样子”。
1927年8月1日,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史称“南昌起义”,这次起义不管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国革命史上,还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是一个伟大事件。而贺龙元帅被任命为这次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打响了这石破天惊的第一枪。他虽戎马一生,但却格外注重人才的培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兴学建军”的贺龙。

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1896年生于湖南省桑植县。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军。曾任县讨袁护国民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兴学建军
贺龙虽戎马一生,但始终注重抓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早在八路军一二O师的初期,贺龙就举办过教导团队、抗大七分校和高级研究班。这是正规军事院校的雏形。
之后又兴办如军政干校、贺龙中学、西北军大等较为正规的部队干部学校,直至解放还建成了西南军大,从中培养训练了大批军事、政治、文化方面的优秀干部。
动乱的社会和贫穷的家境,迫使他没有机会走进校门,但他那颗追求知识的心却一直是火热的。参加革命后,他始终坚持为部队和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为了不让后代重尝他的失学痛苦,他走到哪里,就把学校办到哪里。
“贺龙育才是楷模”
——陶汉章
20年代初,贺龙在四川彭水办过女子小学,还曾在贵州办过一所学校。在军队里,他抓住一切机会派士兵进讲武堂、讲习所学习。贺龙在1929年5月建立了湘西桑植军政干部训练队、1930年3月建立了鹤峰军政学校、1930年5月建立了洪湖军政学校等。

贺龙元帅兴学序列表
他一生办学无数,最让人熟知的就是西北军政大学。
西北军政大学发展历程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正规的部队干部学校逐步建立,1945年晋绥野战军随营干部学校创建,1946年更名为贺龙中学。1946年抗大七分校二大队改建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随后更名为晋绥军区步兵学校。1948年晋绥军区步兵学校、贺龙中学合并组建西北军事政治大学。据西北军大俄文队一名学员回忆:“西北军政大学于1949年5月奉军大校长贺龙之命,由山西临汾迁驻西安,校址选在西安市南郊长安县王曲、杜曲、太乙宫和韦曲地域之内的原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七分校营区。”
1950年元月19日,西北军政大学停办,大部分南迁四川,其中,由王序卿带领一部分与二野军大合并,改称西南军政大学,地点重庆林园。1951年,西南军大奉命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简称二高步校。1952年7月初,为了培养更多抗美援朝方面的工程技术干部,军委下达命令,以二高步校为基础筹建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整体搬迁哈尔滨。1970年,“哈军工”分解内迁,后来衍生出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以及海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军械工程学院、二炮指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的部分专业。
后来,在贺龙校长离开王曲后,1949年12月西北军大奉命南下,并分为三个梯队,第二梯队后更名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第三梯队西南空军机械预科总队。

北军政大学讲话
1949年11月西北军区司令员兼西北军政大学校长贺龙来到西北军政大学进行讲话: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我们越打越大,由100万军队发展到380余万;而国民党军队则由400万军队下降到100余万。我们不但从质量上超过了他们,就在数量上也超过了他们。随着全国各条战线的节节胜利,要求在座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提前结业,充满胜利信心向西南进军,解放全中国。

贺龙同志伟大之处,不仅在于注意培养战时所需要的干部,还在于能以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注意培养革命胜利后所需要的建设人才。
在当下我们要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出品:V观网络文化工作室
编 辑:陈嘉麒
校对:王 萌
审核:陈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