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扎实推进《大学写作(一)》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2025年9月26日,中文系《大学写作(一)》课程组在1301教室开展了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活动由课程负责人王玉玲老师主持,全体教师参与,主要围绕课程后期教学内容优化、作业设计创新、课堂互动模式改进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旨在进一步推动课程发展,助力学生大学写作能力培养。

王玉玲老师总结前期教学情况
王玉玲老师首先就前期教学运行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她指出,《大学写作(一)》课程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清晰表达能力,教学需注重通过系统性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写作的核心要领,夯实书面表达基础。王老师还分享了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为同仁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作业设计环节,与会教师展开了深入讨论。毕明玉老师认为,作业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未来学术发展需求,重点强化论证构建、文献运用等关键能力,使其真正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与长远发展。经过讨论,课程组一致认为,作业评价应在遵循基本写作规范的同时,鼓励学生展现思维个性与表达创新。
围绕课堂组织与教学互动,教师们结合学生反馈积极建言献策。王高印老师提议引入“情境式写作工作坊”模式,将课堂变为一个动态的创作现场。他建议,针对一个特定的主题或场景,让学生在现场进行短时间的限时写作练习,并立即邀请部分学生朗读分享,由师生共同进行即时的、建设性的点评。

王高印老师分享教学经验
研讨最后,王玉玲老师总结强调,“《大学写作(一)》不仅在于技巧传授,更肩负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严谨求真的学术素养的重要使命。”下一步,课程组将继续精耕细作,持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为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