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国际教育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法学系成功参加法律职业伦理教学法及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日期: 2023-08-21      信息来源:      点击数:

法律职业伦理是伴随我国法律职业的成长而形成的新的部门法学。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采取“10+X”分类设置模式,法律职业伦理成为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10门专业必修课之一。作为法学专业的教师,更应注重法律职业伦理在这一领域的建设工作,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客观科学的世界观,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升华。为适应法学伦理核心课程建设的需要,2023年8月17日——2023年8月1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主办的法律职业伦理教学法及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顺利举办。我校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法学系指派专职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了法律职业伦理研究领域非常资深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王新清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马长山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教授与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教师针对法律职业伦理及其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

王新清教授为我们做了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伦理教育的专题报告,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法治与德治结合是中国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2.法治与德治的学理基础;3.法治与德治结合的节点;4.法治建设中的伦理教育。让我真正理解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关系,体会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也为怎样讲好法律职业伦理这门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马长山教授从人工智能伦理的法治向度、人工智能的法治伦理通则、人工智能的法治伦理场景及人工智能的法治伦理建构四个方面入手讨论人工智能的法治伦理问题,指出了我们与时俱进地研究法治及伦理问题的新挑战并提出需要通过完善制度、强化执法、严明司法、完善监督来建立符合嵌入式、成长式、混合式要求的智能体法治伦理,成功塑造人工智能行业的伦理精神。

许身健教授从德才关系为切入点,让我们深刻理解了认真对待法律职业伦理的重要意义,因为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强调构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三观而非仅仅强调规则。介绍了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适用的教学方法和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对我们之后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的教学有非常重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本次研讨会不但探讨和阐述了法律职业伦理的内涵、作用、价值、解构等等,提出了建设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律职业共同规则的命题,提出了对司法人员职业伦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看法,从律师与当事人的关系模式等具体角度对法律职业伦理进行了一些微观性的解读,还对法律职业伦理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目前法治伦理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为今后法律职业伦理学科的建设发展、教学研究以及实务探讨提供了多个方向,也为我校今后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许多有益指导。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高新校区)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