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西安培华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新学期重点工作,明确任务,凝聚合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全体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工代表等17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工作部署会和专题辅导报告两个环节组成,党委书记刘锋主持会议。

工作部署会现场

校长李映方代表理事会安排部署新学期重点工作
校长李映方代表理事会安排部署新学期重点工作。他指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学校的总目标,“强本升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战略与关键路径,全体干部教师要在“教育强国,民办何为”的历史节点上,筑牢“为国育才,民办有位”的信念、践行“为党育人,民办有责”的使命,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积极贡献培华力量。他从强化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申硕工作进程,为申硕奠定坚实基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有组织科研,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制度顶层设计,完善治理体系建设;拓展国内外合作渠道,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强化条件建设与服务保障,营造高品质育人和发展环境等九个方面安排部署了新学期重点工作。

学术委员会主席、副校长罗新远就学科建设与申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上,学术委员会主席、副校长罗新远就学科建设与申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分析了学校当前申硕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强调要凝聚全校合力,以破釜沉舟的状态迎接申硕大考。

理事长姜波讲话
学校理事长姜波在会上讲话。他深入分析了2025年全国高校招生录取呈现的新趋势与新变化,深刻阐释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内涵式、特色化、多元化”发展的关键时段。面对高等教育变革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新环境,学校必须锚定方向、精准发力,奋力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他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强调: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意见》、中共中央教育领导小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必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多样化人才,要围绕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设置和发展相关专业。二是要围绕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全面深化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精准对接教学改革与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与交叉学科建设,撬动产学研一体化改革支点,重构课程、培养、评价与激励体系。三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打造培华版“双师”制度,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努力实现“校区即园区、学位即工位、毕业即就业”,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质量。四是全力冲刺申硕攻坚,加强跨部门、跨单位协同联动,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全力以赴,形成申硕攻坚强大合力;各学位点要继续凝练学科专业方向,突出特色与优势,严格对标申硕核心指标要求,逐步完善优化关键数据,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五是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确保申硕关键指标达标;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六是全体干部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和实干意识,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创业者、学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专题辅导报告现场

高级顾问韩江水教授作专题辅导报告
在会议第二环节,学校高级顾问韩江水教授作了题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的民办高校破局之道》专题辅导报告。他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从同质竞争向分类特色、从封闭运行向开放协同、从管理主导向数据驱动、从个体培养向文化浸润转型的新阶段特征,指出民办高校必须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要积极构建“质量筑基、成本优化、品牌突围、政策借力、生态协同”发展路径,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化产教融合与数智赋能,构建“专业—产业”动态适配机制,完善质量监测与品牌建设体系,促进学校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实现从“规模驱动”到“价值创造”的战略跃升。

党委书记刘锋总结讲话
党委书记刘锋在总结会议时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全体干部教师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聚焦重点任务,主动担当作为,坚持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按照学校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目标任务书,围绕审核评估整改、申硕、“十五五”规划编制等重点工作,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力推动2025年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