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新专业科学发展,加强内涵式发展,扎实推进审核评估工作,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的专业建设定位,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工艺美术本科人才,工艺美术专业邀请行内专家举办“2022工美匠心——西安培华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学术大讲堂第一季”

2022年11月17日上午,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学术大讲堂(第一季)系列讲座第六场顺利进行,主讲嘉宾孟福伟教授以“关于对四川美术学院陶艺教育的思考”为主题展开本次线上讲座。

孟福伟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工艺美术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简介:
重庆市设计学学术技术带头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会委员。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委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IAC)会员。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陶艺展区评委。
第七、八届重庆市美展设计类评委。
第三届中国当代陶艺展评委。
第七届中国西部陶艺双年展策展人兼评委。
作品《生死时速》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陶艺类“金奖”。
作品《2008.5.12》荣获第六届韩国京畿世界陶瓷双年展国际竞赛展“金奖”。
集体作品《大木匠造》荣获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环艺类“获奖提名”。


孟福伟教授从对四川美术学院陶瓷教育的定位、四川美术学院陶瓷教育解决什么问题、四川美术学院陶艺教育的历史与现在、对当代陶艺的思考、四川美术学院陶艺特色工作室教学、对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的陶艺教学思考、四川美术学院教生作品分享几方面展开了本次讲授。


孟福伟教授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对川美陶瓷教育进行分析,以人为本,就是他在教育数学中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肯景和社会需要。到底陶艺教学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器以载道,形而下为之器,形而上为之道:1、美学,装饰美化改善生活环境。2、实用生活日用品。3、情感,思想情感的载体。然后他又从学校本身的具体情况来看两者的关系是历史与当下的关系,承上启下的教学历史传承。当下与未来的关系,培育多元的教学思想和学术探索,因此,孟福伟教授总结道四川美术学院的陶瓷教育的定位应该是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艺术情怀与实用设计相结合的专业人才。


川美陶艺专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50~80年代它与重庆荣昌陶瓷厂“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也十分成功,让川美陶艺在全国声名鹊起。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1985-1996年停止招生,1997-2006年又恢复招生,2008-2016年改成工作室选修制,2016年划归手工艺术学院恢复专业。随后,孟福伟教授从川美陶瓷教育解决什么问题来讲述,即一专多能,在专业技能技术方面做到某一个领域专,在设计、造型和审美方面尽可能全面发展。“一专多能”旨在培养:既有在本专业领域深入研究的能力,又有在其他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既可以满足就业与创业的需要,又能满足艺术创作的需要。






紧接着,孟福伟教授通过解读教师作品和优秀学生陶艺作品,体现了陶艺教育的学术追求和教学理念。对本人作品的的多种成型技法的分析,使得听讲座的同学有了新的感悟,每个人的经验几乎都来自于日常琐事和突如其来的大事件。地震的亲身经历让孟福伟教授创作出三部曲,表达了所想所感所需,这告诉我们作品要用自己的心灵去创作,从泥性开始理解,不断尝试,切忌教条主义以及墨守成规,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与国际语境,不仅要认识学习传统,在传承的基础上要有创新;不仅如此,还要学习借鉴优秀的外来的艺术形式,切忌坐井观天和盲目排外,要做到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思辨的态度。


孟福伟教授在陶艺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关注创作者个人与作品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对艺术创作的探索精神,他还认为在陶艺教学上,既要有陶瓷基础,又要注重造型审美和设计思维,既要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艺术修养的提高,这对西安培华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中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科建设、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也使得工艺美术专业各教师思考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吸收国际与国内高校陶艺教学的 经验,如何办出具有生命力、具有特色的陶艺教学。在孟福伟教授结束了精彩的分享之后,同学们也纷纷提出了与自身创作相关的问题,孟教授也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讲座结束之际,工艺美术专业陶艺工作室负责人原雪娜老师对孟福伟教授的倾心讲授表达了感谢并邀请孟福伟教授成为西安培华学院客座教授,相信未来有更多的机会与孟福伟教授进行交流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