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年3月30日下午,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土木工程系在6237会议室开展了专题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主题是:结合学校定位,研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活动围绕“坚持整体设计,探索微专业培养模式”这一核心思路展开。本次活动邀请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王虎教授、院长助理刘清颖副教授进行了现场指导,土木工程系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首先,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高级工程师刘忠海老师就土木工程专业21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定位、专业特色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在专业定位上,刘老师从我们平常所说的“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说起,向大家分析了学术型本科与应用型本科在培养目标上的区别:学术型本科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主要为升入研究生教育做准备;而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基于此,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应该是“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同时,结合我校的学科专业定位,即一个理念、三大平台、三大机制,确定出土木工程专业的定位应该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培养具有充足、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生产一线从事土木工程开发、设计、施工、管理及咨询工作,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在确定专业特色上,刘老师提出,第一要有特色,但不能失去土木的本色;第二要符合学校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和布局;第三应该与学校的办学方向、层次、规模、能力和特色相适应;第四要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变化趋势;第五要跟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级应用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特别要围绕陕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是“技能2+2”,即两个主要技能:结构设计+工程管理;两个拓展技能:工程造价+工程测量。

随后,翟颖老师和张光辉老师进行了主题发言,翟颖老师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及国家标准中在管理方面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光辉老师就21级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意见。其他老师也就人才培养方案、土木工程专业定位、专业特色发表了各自的建议,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王虎副院长肯定了土木工程系各位老师的工作,对各位老师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期望,希望各位老师齐心协力为土木工程专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会议最后,刘清颖助理对土木工程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向各位老师进行了介绍,希望大家在课程教学及科研等方面积极投入。

我院土木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显示出我院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一流标准培养一流人才,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