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旨在让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发展状况,帮助农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生活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精彩,奋斗才能进出激情的火花。大学生活应该说是漫长而又短暂的。漫长,在日积月累中向你渗透人生的真谛;短暂,终有一天你将踏上社会,带着无限的好奇,开始自己的人生之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队伍的内容吧。
“超越自我”社会实践队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超越自我”社会实践队成员们在延安市宝塔区许家沟村进行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当地地域文化以及风土民俗。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用两幅通俗易懂的墙绘作品给乡村带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不断拓展红色文化宣传,共同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力,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红色的文艺气息,发挥作为培华建筑与艺术设计院学子风采。实践队员们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认真做好每一项活动,积极画好每一笔墙绘。同时,在具体实践中引领实践队员们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能够更好的前行。理解“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的真正含义。




实践队员们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认真做好每一项活动,积极画好每一笔墙绘。同时,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青年前进的方向,在具体实践中引领着实践队员们砥砺奋进、勇毅前行。让我们在无形中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我们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能够更好的前行。理解“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的真正含义。
“绘育筑梦”志愿服务队
助力乡村振兴的“绘育筑梦”志愿服务队前往陕西省西安市西樊村开展“绘梦青春,与乡同行”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以西樊村村落墙体为主体,绘制二十四节气图,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墙绘;慰问村中留守老人并帮助打扫庭院。本次实践获得当地党委、村委、居民的高度肯定,团队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脚踏实地,把知识运用在实践中,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匠心拾遗—引领西域非遗文化新传播”新疆社会服务实践队
“匠心拾遗—引领西域非遗文化新传播”新疆社会服务实践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开展实践活动。此项目运用队员们的自身专业知识及技能帮助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的传播,通过对“十二木卡姆”的创新再创造,为其制作一系列相关文创产品以及IP设计;寻找当地民间非遗传承人进行拍摄采访制作纪录短片;用自身专业技能为当地乡村道路绘制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祖国大好河山风光图”、“民族团结”以及“法制教育”等为主题的乡村文化墙。七月十日至七月二十五日,为期16天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团结协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团队成员们表示,青年一代应挥洒自己的热血,将祖国最西部的文化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传播至大江南北,同时要加强三个“离不开”原则,“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




建筑美育童心梦志愿队
建筑美育童心志愿队到达幼儿园后首先与小朋友们开展了破冰游戏,缓解了志愿者与小朋友的尴尬陌生的关系,成立心理咨询热线和手拉手活动,志愿者与孩子们的“一帮一”搭配,同时赠送礼品。志愿者们进入班级中去融入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中,辅助老师上课下课后,课后也会辅导孩子们的功课作业,进一步达到打开留守儿童心扉,拉近志愿者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情。




匠心“土木”调研实践队
匠心“土木”调研实践队前往西安市长安区黄良村进行实践调研。本次调研是基于BIM技术对西安不同地势地区的排水研究。来扩展到整个陕西地区的排水特征。通过查阅资料总结陕北丘陵沟壑区、关中平原区、陕南秦巴山区三大村落分布与排水特点。利用BIM系列软件分析小管径排水系统在不同地势情况下的适应性,以西安为基点,模拟调研出陕西的排水特征。探讨适合陕西地区农村现状的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最后在知网《电力技术研究》期刊中发表论文一篇。




青春逐艺梦社会实践团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时代新农村。青春逐艺梦社会实践团队14名队员于7月5日赴陕西商洛丹凤县梨园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清晨到日暮,顶着炎炎烈日,队员们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墙体绘制中。依托专业所学,用专业视角与审美,助力做好乡村墙体美化。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深入乡村开展调研,帮助当地有困难的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此次实践活动用自身的力量与知识,为美化乡村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队员们积极向上,开朗热情,不畏风吹日晒,起早贪黑的投入,彰显着新时代新青年的精神风貌。




“实践兴乡忆青春”实践团队
2023年7月12日起,西安培华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实践兴乡忆青春”队伍前往渭南丰原镇参与墙绘绘画活动和慰问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积极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了多次练习与研讨,力争在活动中将最美的画面留在墙上,体现乡镇历史,书写党史,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做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用自己的专业向建设美丽新乡村做献礼,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增砖加瓦,展现青年担当,在红旗下展现自我,突破自我,奉献青春,我们一直在路上。




星与心源,夏乡之园实践队
星与心源,夏乡之园全队前往咸阳市武功县实验幼儿园开展三下乡活动,围绕“滋润童心,与爱同行”的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开展了室外篮球教学,趣味英语课堂,寓言故事演讲,以及预防溺水、教孩子们认识各类危险图标等活动,并在幼儿园进行文件整理、教学用具整理等义务劳动。为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关爱与快乐。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与孩子们一起完成各种任务,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和互助精神。此次活动,让我们全队受益匪浅,深刻认识了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的笑容和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意义,也希望尽我们的微薄之力为乡村教育做一点点奉献。




寻脉文物社会实践队
寻脉文物社会实践队走进陕西省钱币博物馆,开展“中华文物我推荐”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期间,实践队走入博物馆,走近古钱币,以调研的形式了解中华古钱币及其历史意义,并用抖音、微博等线上平台宣传中华古钱币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重任,成为推动中华文物保护传承的新“引擎”,在保护传承文物过程中释放出具有时代价值的青春激情!




“艺梦新乡”社会实践队
体悟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艺梦新乡”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7日下午向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出发前进,同学们通过三下乡的磨练,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更好地了解乡村的实际情况,用课堂上用的画笔、颜料以及所学的专业知识带到了乡村,把乡村墙面当成画布,用青春画笔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志愿始于心,奉献在于行,乡村振兴,行胜致远,在骄阳似火的年纪,同学们用画笔描绘美丽的丰原镇,赋能乡村振兴。墙绘作品宣传乡村文化,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也将艺术融入了乡村生活。清衿之志,履践致远。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墙绘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将“乡村振兴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相结合,愿在行动,尽绵薄之力,不留遗憾,以星火之名燃青春之光,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更是青年一代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