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第二次教研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先唐史记图像传播考述———文学与艺术融合教学的新思考。会议由中文系副主任罗妮老师主持,特邀中文系桑盛荣副教授主讲,中文系全体教师参加本次讲座。

首先,桑盛荣副教授提出文学与图像的传播由来已久,譬如《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已包含了文字与图像的原初形态,又如刘向所著《列女传颂图》:“御坐新屏凤,图画列女,帝数顾视之。”使用图像便易观赏的宣教作用,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等。接着,针对东汉中期《史记》实际的传播是否初现“广泛性”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同,《史记》的传播受限,但“未广泛传播”并不能代表在特定地域环境中的“广泛传播”。最终得出结论,《史记》虽出于汉武帝之时,传播与受众较为有限,但所谓“谤书”的史记,却受到隐者与不得志者的关注。主讲人引经据典,史料详实,专业性强,对广大教师具有启迪意义。


随后,王玉玲、靳晨和张瑾三位老师与桑盛荣副教授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就图像研究和文学研究如何相结合的问题、电影影视的图像和文化传播相结合的问题、研究中是否遇见假设和猜想与史料相悖或无法论证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讨论。



最后,副主任罗妮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对于此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指出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以“研”促“教”,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励各位老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持续深耕,从而提升教师们的科研水平,带动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