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校中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助力中青年教师开展更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促进中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我校于2022年11月开始举办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班。本次培训将围绕科研项目申报、学术论文写作、专利申报与成果奖申报等主题展开。

11月9日下午科研管理中心邀请陕西师范大学马瑞映教授为我校一百余名中青年教师进行了第一讲社科项目申报的技术要素与学术要义的讲座。

马瑞映教授是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战略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等;研究领域聚焦于欧洲史、能源史、国家安全、国际组织与现代国际关系、民族主义等;相继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其他省部级项目以及横向科研项目多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疏离与合作——英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等专著5部,主编著作《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通论》多部;多个研究报告被中办、国家相关部委和陕西省相关部门采用。

马教授提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国家社科基金及其项目选题所赋予的引导性意义,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须坚持把握方向、明确使命、强化责任、创新方法的理念,与时俱进,实现学术在引领文明、服务社会、资政育人的目的。因此,申请各类项目不仅是学术发展的逻辑要求,而且也是研究人员使命的体现。
马教授从国家社科基金的类别、选题导向、申报条件与评审以及如何提升申报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通过此次讲座,我校中青年教师深入了解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发展,拓展了教师视野,激发了教师的申报动力,对推进我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