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机构与团队 -> 校级创新团队 -> 正文

西安培华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研究团队

发布日期:2025-01-17  来源:   点击量:

西安培华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研究团队于20229月获批校级创新团队立项,自团队成立以来,团队成员积极发挥个人的研究特长,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应用。

一、团队人员组成

本团队由傅绍良、魏耕原、张静、张萍、王中俊、庞欢、申艳霞、罗妮、吕明凤、桑盛荣等10人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由傅绍良教授担任团队负责人,负责团队组织策划工作,指导教师进行论文撰写和课题申报;团队成员魏耕原教授主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思想价值研究;张静、罗妮主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方向的论文撰写和课题申报;张萍、吕明凤主要进行中国家风文化与现代传承与发展方向论文撰写和课题申报;桑盛荣、王中俊主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方向论文撰写和课题申报;庞欢、申艳霞主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发展方向论文撰写和课题申报。因为傅绍良教授和桑盛荣两位老师离职,现在本团队负责人变更为张萍,团队现有成员共8人。

二、团队主要研究内容

1.在“以老带新”的模式下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发挥学科带头人、老教授的领头作用。结合团队成员的研究特长,组成有明确研究方向的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申请和研究工作。

2.围绕团队“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核心,开展系统性研究,撰写相关学术论文,从理论上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

3.以新文科为理论导向,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为方向目标,策划一组具有特色的课题,申报省级和教育部等高层次课题。

4.加强校企结合,加强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申报高质量的横向课题研究,通过横向课题研究,使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相结合。

三、团队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1.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主题,团队成员出版学术专著《杜诗综论》(商务印书馆,202410月);《诗学散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236月);《千年回响:<红楼梦><史记>的接受与传承》(陕西人民出版社,202310月)等。团队成员主编教材《诗词鉴赏》(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8月),参编教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偏误案例分析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22年)等。

2. 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主题,团队成员积极撰写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其中202212月在《词学》发表论文《从词的文本论词体》,20236月在《乐府学》发表论文《曹植乐府诗对赋比兴的发展》,20246月在《词学》发表论文《苏辛词比较论》为C刊级别论文。

3.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主题,团队成员积极申报研究课题。获批立项2023年陕西省社科联国际中文教育专项项目《国际中文教育讲好长安故事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获批立项2024年度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明清耕织图及诗歌与近古中国农耕文化的图文传播研究》,获批立项校级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现代转化与传承》等。

4.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主题,团队成员积极申报完成产学研课题。团队成员主持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挖掘优秀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文明建设》《中国古代耕织图诗中的乡村书写在现代乡村文明建设中的运用》《传承与弘扬视域下提升企业员工职业素养路径研究》《<史记>中的母教文化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推广与应用研究》等多项。

5.团队成员的研究报告《中国古代耕织图诗中的乡村书写研究》被陕西省地方志馆、周口市科学技术局采纳。

6.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主题,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相关调研活动。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开展《千载文脉,吾辈传承地方博物馆物态文化的传承与影响调研》《书山勤径,学海泛舟地方小学及初中生古诗文学习情况调研》《传承文化弘扬美德——“家风馆家风家训调查与研究》《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陕西汉阴沈氏家族家训的调查与研究》等调研活动。

7.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团队成员先后参加中国诗经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东南亚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学术会议、首届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第十二届宋代文学年会、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二十届年会等学术会议。通过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获取前沿学科知识,拓展团队成员的学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