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本届微电影大赛以“我心中的思政课”为主题,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突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这一历史和实践背景,带领大学生走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微电影创作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以学生视角、艺术手法展现大学生心中理想的思政课,呈现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同时为“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选拔优秀团队和作品。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大赛。承办单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参赛对象
全校学生均可参加。学生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学生主创团队排在第一的默认为学生负责人,指导教师(思政课教师)1名。(其中大一大二参赛学生指导教师为本学期思政课授课教师,大三、大四参赛学生需自行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指导)
二、参赛要求
(一)内容要求
思政课教师指导大学生以“我心中的思政课”为主题,用微电影的方式,展现大学生心中理想的思政课,呈现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
(二)形式要求
1.作品长度以6一10分钟为宜,最长不超过15分钟,大小不超过1G。
2.作品片头部分请标注微电影主题及学校院系、团队成员基本信息。作品能反映思政课教学中的实体课堂、主题社会实践、生活思政等。
3.作品可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任何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
4.微电影主角应是学生,出镜的学生必须是在读的大学生,出镜教师必须是思政课教师。
5.作品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技术手段选用恰当。
6.作品可用多种电影类型,选用影视作品或音乐、图片以及自拍素材,应符合国家相关版权法律法规,并注明素材来源,一般不选用地图类素材。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应加注人物介绍。视频动画的设计与使用,要与课程内容相贴切,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动画的实现须流畅、合理、图像清晰,具有较强的可视性。
(三)其他要求
1.参赛作品需为原创作品,内容需与思政课相关。
2.参赛者需确保作品内容真实、健康、向上,不得涉及任何违反道德、法律等问题。
3.参赛者需按照要求进行作品制作和提交,确保作品质量。
4.参赛者需遵守比赛规则和要求,不得使用作弊或欺骗等手段参加比赛。
5.作品须为AVI、MOV、MP4格式原始作品,分辨率不小于
1920px×1080px。
6.参赛团队正确、规范填写作品名称、团队负责人姓名、团队成员姓名、所在学院、专业、年级等信息。作品进入评审阶段后,相关信息不得更改。每个团队限报1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
三、参赛方式
各学院可积极动员学生,遴选推荐作品参加校级比赛,也可由参赛者自行参赛。鼓励各学院通过举办相关活动,选拔推荐作品参加比赛。自行参赛者可在指导教师处进行报名。所有参赛者需提交作品视频、简要介绍和《西安培华学院2024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作品汇总表》(见附件)。
四、赛程安排
(一)组织协调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内容审查、汇总整理上报、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及时宣传推送等工作;参赛宣传时间是4-5月,思政课教师具体组织实施,负责对大学生作好动员和宣传,及时组建团队、管理和保障团队的运作、初审等任务。
(二)初选阶段(5月10日至6月9日)
1.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参赛的,请以学院的名义统一提交参赛作品视频及作品汇总表。
2.个人组队自行参赛的,可直接将自己的参赛作品和作品汇总表提交至思政课指导教师处,由思政教师统一收集提交至大赛承办单位。
3.各参赛团队需于6月9日前将作品视频及作品汇总表发送至比赛指定邮箱:624557401@qq.com,作品命名方式:学院年级专业团队负责人姓名+作品名称,汇总表命名方式:学院名称+作品数量。
(三)校级评审阶段 (6月10至6月20 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专家评委进行优秀作品的评选,具体事宜另行通知。大赛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
(四)活动后期
1.所有参加大赛作品发布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上存档。
2.优秀作品将被推荐参加省级、国家级相关比赛。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袁娜
电话:029-85680127;18091290401
附件:西安培华学院2024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作品汇总表
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