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教学信息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信息 >> 正文

马院《纲要》教研室集体备课 将“思政+”理念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

发布日期:2022-03-30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2330日下午,纲要教研室集体备课会在2501-A举行,各位老师围绕如何将“思政+”理念融入具体教学改革实践深入交流讨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亮教授、纲要教研室王志平教授以及教研室全体老师参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樊静老师主持。

 

集体备课会上,各位老师围绕“纲要+”的理念展开具体讨论,并根据自己所带专业不同,将专业、培华校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中,设计开展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教改活动。

王志平教授认为应该从大历史观的背景下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观念,强化历史意识,可以将培华的历史放入近现代史辉煌的历史环境中来讲,引导学生思考培华在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也可以让学生挖掘家乡、地方和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的人和事,加深对地方红色史、发展史的了解和认识。

马帆老师将教学改革分为三大模块:1.以史为鉴,勿忘历史:四史教育进课堂,节日里的党史教育;2.峥嵘岁月:结合教材组织学生参观校史,学习校史文化;3.女性教育:陕西红色资源中的巾帼英雄,红色书籍中的巾帼故事等。

李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和问题式深度研讨,将四史教育常态化,分小组将具体课堂教学具体化,以学生问题为导入,深度开展思政+专业,思政+校史教学模式。

陈欢老师将纲要课与校史结合,与学生的家族史相结合,感受体验中国历史发展与自己、身边的事、身边朋友的关系,从而培养大历史观。

宋玉芹老师根据本学期所带专业学生特点,将中国近现代史“有声化”,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富有感情朗读。如:林觉民烈士的“与妻书”,在了解了相关背景之后,学生们再读“与妻书”都潸然泪下。

胡景莲老师在听了各位老师的思政+专业的方法感到耳目一新,作为一名新开课老师,思路相对比较狭窄,目前的做法主要是针对于自身所带的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在案例方面主要与现代史部分相结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重要节点事件,同时结合PPT进行案例展示。希望能在课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方式,真正达到教育教学效果。

张明霞老师认为今天的会议,对本学期专业+思政的案例编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后段以此为重点,积极配合教研室主任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为本门课程的教学成果申报打好基础。

最后,田院长对这次备课会做了总结,对各位老师在备课教改过程中肯下功夫、精雕细刻的精神给予肯定,同时也对老师们提出了要求:宏观上要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中观上要符合企事业单位关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微观上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提升课程的兴趣点和教学质量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最后田院长重点强调各位老师们要在教改过程中善于总结自己的教改经验,做好长远设计,以成果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图文:晓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