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学术动态

首页 >> 科研工作 >> 学术动态 >> 正文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培训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5-03-28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2025 年 3 月 26 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博远楼 2501—B会议室举办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霍艾湘主持,特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带头人兼创新创业教研室主任江凤香教授担任主讲,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参加。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培训会上,江凤香教授以《校企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与结项培训》为题,结合最新政策文件与典型案例,系统解读了项目申报的核心要点。她指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作为深化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具有三大核心价值:一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二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三是助力高校“四新”建设,增强社会服务效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带头人兼创新创业教研室主任江凤香教授主讲

江教授重点围绕申报流程进行了详细指导。她强调,项目申报需严格遵循查看指南- 选择项目 - 填写表单 - 协议签署的标准化流程,特别提醒教师注意三点要求:一是准确把握项目类型,区分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等不同类别;二是规范填写申报材料,确保内容完整、格式统一;三是重视合作协议签署,明确双方权责及预期成果。针对教师普遍关心的如何选择匹配企业问题,江教授建议从专业方向、技术需求、资源互补性三个维度进行精准对接。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认真聆听

在案例分析环节,江教授通过展示成功案例的申报亮点与失败案例的警示教训,引导教师掌握项目设计的关键要素。她特别指出,项目设计应聚焦三个结合: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与学科发展规划相结合、与企业技术创新相结合。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特点,她建议重点关注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特色领域。

江凤香教授与教师交流

培训尾声,江教授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就申报材料撰写技巧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霍艾湘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培训内容翔实、实操性强,对提升学院教师项目申报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要求全体教师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积极对接行业资源,精心谋划申报选题,力争在本年度项目申报中取得突破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霍艾湘作总结

据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自2014 年实施以来,已累计立项近 3 万项,覆盖全国千余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图文:朱娟丽

审核:袁娜  霍艾湘  寇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