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盛夏研修磨匠心实践赋能促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暑期社区挂职纪实

发布日期:2024-08-30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与社区结对共建工作,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锻炼力度,根据我校暑期前制定的“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办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毛中特教研室主任袁娜和教师王金娇深入到细柳街道肖里村挂职锻炼一个月。

肖里村党群服务中心

细柳街道肖里村副书记赵建利向我们表示,教师挂职社区是建设文明城市的工作新举措,能有效将资源和力量下沉到社区,充分发挥各单位的组织力量和优秀人员的智慧力量,更好的开展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他说到,一线教师到社区不仅充实了社区的力量,还让社区和学校更加紧密。

赵建利副书记为袁娜主任介绍社区党建工作

赵建利副书记为王金娇教师介绍社区日常事项

自从7月20日在社区报到后,袁娜主任和王金娇老师在工作上用心、用力、用智,角色转换快,充分发挥在校工作经验,很快熟悉社区人员构成和其他日常工作,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活动,对肖里村社区的村民进行在广场、楼下的宣传教育;对于拆迁安置社区,两位老师不仅帮助村民尽快适应社区生活,同时也积极帮助完善村委会的党建宣传工作。在挂职期间,两位老师热心接待村民,帮助困难村民处理家中突发急事,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两位老师接待来访村民

作为思政教师,袁娜主任围绕融入党性教育内容,协助党支部开展基础党务、“互联网+党建”、创文等工作,用实际行动来落实社区党员参与文明共建的精神。袁娜主任表示:“通过深入基层工作的这一个月,最大的体会就是:社区工作无小事,都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等问题。挂职锻炼期间,我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参与社区工作的各个环节,我逐渐掌握了社区治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也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区工作中接触到的鲜活案例我会带进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王金娇老师谈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能有机会到细柳街道肖里村挂职锻炼,我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认真学习,加强实践。以此弥补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短板,回顾这段挂职经历,我深感收获颇丰。然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两位教师与肖里村领导合影留念

通过挂职锻炼,能够加强学校、教师和社区之间的关系,促进高校和社区的融合发展。社区可以是学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是今后学生就业的潜在去向单位。教师的挂职锻炼,可以促进学校和社区之间的沟通,为今后的双方横向合作及深入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文编辑:王金娇

审核:袁娜  霍艾湘  寇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