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老师的面,在课堂上玩手机,这样的学生未必不是好学生。”西安培华学院青年教师刘宁说。他被学生称为“宁哥”,是一个敢于迎接挑战、接纳新鲜事物的人,2015年,在接触到蓝墨云班课之后,他就开始将“信息化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班里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大幅提升,而且他自己也被用友新道受聘为授权讲师,还是陕西省会计协会的首席讲师,荣获15年新道杯全国本科院校说课大赛二等奖,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陕西十大魅力教师。

西安培华学院是陕西省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近年来,学校大力提倡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改革,青年教师刘宁为此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是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一直是困扰他的最大难题。“课堂改革的重点是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最怕的就是不管你讲的多精彩,课堂形式多新颖,总有一些学生低着头玩手机。”
起初,刘宁老师为了防止学生玩手机也想了很多办法,上课之前交手机、课堂上手机关机、玩手机被发现受惩罚等等,但是效果都不明显。直到他在一次外出学习的时候,接触到了蓝墨云班课,他了解到,原来在人工智能时代,玩手机和好好上课并不是对立的事情。

课堂上,老师在手机端发布问题,学生在手机端抢答,根据正确率对学生进行经验值的奖励,期末过学生的经验值来打平时成绩。这也让很多上课不愿主动发言的同学也参与到上课活动中来,课堂上的互动性活跃起来了。还有一些分组学习、随堂测试、阶段性考核等方式,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觉性,增强沟通和表达能力。
相比原来,智能化的课堂不仅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可以以大数据的方式呈现分析结果,为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了依据。“通过手机平台,老师能直接看到学生在线上学习用时多久,学了哪些内容,从而督促了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利于大家在大学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更深的东西。”刘宁老师说。
自从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之后,刘宁老师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提升,班级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同学们的学习成绩也到了提升。“原来的时候,课堂就是两个小时,课后想给找老师指导都很麻烦,但现在可以全天候学习,有不懂的问题就随时在云班课上提问,还能与同学、老师之间一起探讨,真的很方便。”会计学(卓越)1701班邹同兰说。
通过近两年的试水,刘宁老师已经成为资深墨客专家,他非常骄傲的说:“我的云班经验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几,拥有99.99%的经验值。”今年开学初,学校举办了相关培训,鼓励更多老师参与使用“蓝墨云班课”教学,如今,西安培华学院刮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许多老师在了解之后,也投入到了云班课的研究中,主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教学体验。
(来源: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