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首届“工业与职业教育大会”在我校隆重开幕,来自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领导、教育界专家、企业家约300余人齐聚培华,一起探索“产教融合”新思路新模式,共同商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人才支撑问题。

各界大咖齐聚培华,探讨“产教融合”新思路新模式
工业变革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以“工业变革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为题作报告,他分析了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的情形,强调职业教育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凸显。从加快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树立职业教育品牌;加快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扩大对外开放,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路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举措。
制造强国战略下的机械工业发展及其人才需求探析: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以“制造强国战略下的机械工业发展及其人才需求探析”为题作报告。他从制造强国战略的影响与驱动,机械工业人才需求与挑战,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对策探析三方面展开报告。他强调,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制造强国建设,人才是根本,基础在教育。在制造强国建设和现代职业教育职建设的新形势下,进一步要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为制造强国建设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以“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为题作报告。报告中,他详细解析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对职业的影响以及职业教育应关注的几个重点。他表示,在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解决影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为适应两化深度融合,加大信息技术的学习份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警惕颠覆性技术带来的影响;把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作为重要工作抓好。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副所长王影博士以“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为题作报告。他表示,如今的中国制造正处在变革期,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制造面临“双向挤压”,但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成为中国制造业肩负的新使命,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在国家层面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报告中,他详细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强调,智能制造不是单一产业、产品、技术的突破与应用,而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是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发展智能制造,对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的探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赵升吨教授以“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的探讨”为题作报告。他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广博的学识为大家展示了制造业面临的新的形势和重要使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生动的图片,他为大家介绍了德国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报告最后,他建议设立关于工业4.0的企业内部课题,围绕机电软一体化人人织网(软件),进行下面基本平台构建。
基于互联网的基层管理者培训: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助理陈肖庚以“基于互联网的基层管理者培训”为题作报告。他详细分析了MOOC热的兴起与思考,认为国内MOOC课程设计存在一些问题,而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定制培训(MPOC)则可以规避掉一些问题,实现大规模远程教育效率的保障。报告中,他还详细介绍了MPOC的科学设计步骤与实践及的科学设计步骤。
工业园区如何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对接:渭北工业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金乾生以“工业园区如何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对接”为题作报告。他从产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现实问题与不足;职业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职业教育的网络化终身化;职业教育的个性化定制化;建立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与标准等六个方面进行讲述,提出了学校教育、培训机构与企业专业分工合作,职业教育与金融结合等建议。
互联网时代海尔大学的转型探索:海尔大学执行校长孙中元以“互联网时代海尔大学的转型探索”为题作报告。他以冰箱、空调等产品为例,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生产模式、消费模式、管理模式的颠覆;详细介绍了海尔在互联网时代转型从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等方面的探索;分享了海尔创客加速体系的探索及成果。
开放创新,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员工职业素质:娃哈哈集团人力资源部陈立富以“开放创新,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员工职业素质”为题作报告。他首先展示了娃哈哈职业教育工作的情况简介,详细解析了具有娃哈哈特色的职业教育项目,包括自主设计的岗位技能鉴定认证体系、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高技能 人才孵化池、积极选送技能人才参加各类外部高层次培训和交流、传承与创新:师傅带徒弟——导师制、名师高徒计划、自发的社团形式——培训师沙龙、走出去请进来——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报告最后,他还就娃哈哈自主开发不断创新的培训平台进行了简单介绍。
坚持创新发展,深化产教融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李伟代表院长张晓云以“坚持创新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为题作报告。报告中,他简单介绍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并从学院十项主要举措,即: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体制;主动对接产业发展,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布局;优化师资结构梯队,着力提升专业教师能力;对接岗位职业标准,构建课程改革发展体系;校企联合共建基地,不断强化实践育人环境;顺应“互联网+”时代,创新驱动教育教学改革;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凸显校园文化特色,力促校企文化相互融通;彰显现代职教理念,增强多元社会服务能力;携手国际知名企业,拓宽多外合作办学视野,等进行讲述。报告中,他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
探索现代学徒制,培育大国工匠: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王稼伟以“探索现代学徒制,培育大国工匠”为题作报告。他从问路、寻路、探路、开路为引入,详细分析了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实践研究。他表示,有专家的高位引领,才有职业教育改革的理性建构;有企业的深度参与,才有真正的现代学徒制;有成功的现代学徒制学校实践模型,才有成功的“中国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令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勇往直前: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作充满激情和哲理的演讲。演讲中,他回顾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结合西安培华学院88年的风雨历程,他指出,如今教育在回归,改革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主动承担起使命和责任,携手更多的企业和学校,打造更加广阔的产教平台。他分享了姜维之老校长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伟大事迹,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持之以恒地为缔造新时代职业教育精神而不断奋斗。

我校理事长姜波博士作报告
大咖们针对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既有有关部委领导对国家工业与职业教育政策的解读,也有大型企业、众多院校就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的深入探讨,凝聚起政府、产业界、职教界、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力量,合力提升“中国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