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以新一轮审核评估推动应用型高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论析

发布日期:2024-09-30  来源:   点击量:

周月朋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研究室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高等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制度设计,是保障高校发展方向、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机制,事关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这为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沿革

高等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治理手段,其核心是围绕本科教学、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而展开的。因此,从本科教学视角来看,评估工作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诊断、激励和导向作用,不断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1.1 源起试点阶段(1985-1989年)

我国高等教育自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1985年5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国家及其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教育管理部门还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由此开启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进程。

1985年11月,原国家教委(1998年3月更名为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教学评估的专门性文件。文件指出,要“客观地、科学地评价高等工业学校的办学水平,保证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质量”,强调“评估专业、学科的办学水平是评估高等工业学校办学水平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并对研究和试点工作分3个阶段进行了具体部署。1987年7月,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正式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强调要从针对专业、学校、课程的评估,转向对院校整体的试点评估,重点考察各院校的本科教育状况和本科生培养质量。

在此期间,原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黑龙江省高教局、山西省高教局、北京市高教局受原国家教委委托,对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和某些高等工业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物理、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积累了评估工作的重要经验。

1.2 系统探索阶段(1990-2000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按下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快进键”。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经历了多次重大调整:80年代末,强调“稳定规模”;90年代初,调整为“使规模有较大发展”;90年代中期,调整为“积极稳步发展”;90年代末,调整为“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要求必须加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以便通过开展检查评估,确保高校正确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

1990年10月,我国发布了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第一个正式规章——《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指出:“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增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发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监督作用,自觉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规定》还明确了评估的3类基本形式,即合格评估(鉴定)、办学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并对每一类评估的目的性质、适用对象、时间周期等进行了阐释。所谓合格评估,是对新建高校的一种考察制度,一般在新建高校被批准建立后并有第一届毕业生时进行,主要考察其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质量;所谓办学水平评估,是对已通过合格评估的高校开展的一种经常性评估,具体包括两种情形:一是针对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估,二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其他方面教育工作的单项评估;所谓选优评估,是在办学水平评估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种评比性评估,目的是遴选优秀,择优支持,促进竞争,提高高校办学水平。1998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若干意见》,强调教学工作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评价形式调整为合格评价、优秀评价和随机性水平评价,分别针对本科教育历史较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较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以及介于两类学校之间的学校,还规定了评价结论的有效期和结果运用。

在此期间,原国家教委有计划、有组织地分期分批对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并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一大批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1.3 水平评估阶段(2001--2010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大规模扩招后的学生陆续毕业,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政府、高校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2001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并适时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检查,要求各级教学行政部门建立科学有效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和宏观监测的机制。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要健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和咨询机构,实行以5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同年8月,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专门机构——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下设院校教学评估处、专业评估处、认证工作处等内设机构,高等教育评估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的道路。

2002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其中设置了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1个特色项目,44个观测点。水平评估是对受评高校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估,将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4种,并对不同类别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合格标准进行了个性化设计。

在此期间,教育部组织开展了第一轮大规模、全覆盖、周期性的高等教育评估(2003-2008年),共有589所高校参加。水平评估的开展,普遍增强了我国高校的质量意识,对改善高校办学基本条件、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1.4 审核评估阶段(2011年至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普及化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重磅文件相继出台,教育强国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使命。在此背景下,2011年10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即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学校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和国际评估。其中,院校评估又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所谓合格评估,主要是针对2000年之后新建立且未参加过(或参加但未通过)院校评估的本科院校开展评估;所谓审核评估,主要是针对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开展评估。

审核评估的核心要义,是依据学校自己设定的目标与标准,“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评估不做总体性结论,而是给出写实性审核报告。2013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指出,审核评估是在总结已有评估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任务要求而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其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旨在推进人才培养多样化,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到2018年,第一轮审核评估基本结束,共有560余所高校参加。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面对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引导高校遵循教育规律,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新一轮审核评估已接近尾声。

在此期间,教育部还下发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对2000年之后新建立的本科院校进行了合格评估;完善了专业认证制度,实施了大规模的专业认证工作,制定并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动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升。2022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更名为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内设高等教育院校评估处,具体实施高等教育院校评估工作。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日益完善,大大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推动高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差异化特色发展。

2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特点及意义

审核评估是新时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创新性发展。目前,第一轮审核评估已经完成,为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障;新一轮审核评估在总结第一轮审核评估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已于2021年正式启动,到2025年结束,这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注入强大动力。高校应深刻把握和运用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特点及意义,不断以高质量审核评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2.1 更加突出立德树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一轮审核评估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第二类)把“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作为一级指标放在了最前面,并下设了“党的领导”“思政教育”以及“本科地位”等3个二级指标,在审核重点中,考察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情况,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建立、思政课和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特别是把课程思政建设与成效也纳入其中,要求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等情况进行考察。不仅如此,纵观整个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立德树人是评估方案的总纲和主题主线,整个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都是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行设计的,着力把立德树人融入办学方向、培养过程、设施条件、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及教学成效等各方面各领域全过程,由此把立德树人成效这一软指标变成了衡量和评价新时代高校办学情况的硬指标,坚持评价改革的正确方向。此外,指标体系还将立德树人的负面清单列为审核重点,考察学校妥善处理师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方面负面问题的情况。

2.2 更加突出分类评价

教育评价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关乎教育发展方向,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挥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于2020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和落实落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坚持分类评价的原则,着力破解“千校一面”同质化问题,探索推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高校各安其位,实现内涵式、差异化特色发展,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指标体系看,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通过设置“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先选项”等审核重点的方式,提供了“两类四种”评估套餐,可以满足不同类型高校的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化选择,有效实现评估工作“一校一案”,提高“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的精准性。第一类指标体系适用于办学定位为世界一流的高校,主要评价其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开展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和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等情况。第二类指标体系适用于第一类以外的其他高校,主要评价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资源条件、培养过程、培养成效等,具体又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历史分为3种情况:一是以学术型人才为培养定位的高校;二是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定位的高校;三是首次参加审核评估的高校。新一轮审核评估的这一积极探索,为推动我国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评价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利于引导高校各安其位办学,注重内涵建设,谋划特色发展;有利于高校在自我评估中发挥自主性,结合自身发展愿景和定位,量身定制评估指标,更明确地发现自我,更准确地对自身教育教学作出评价;有利于政府部门和评估机构根据高校类型进行精准评估与指导,为高校提供更适切的服务。

2.3 更加突出评价实效

1)在评估方案设计上,积极探索分类评价。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着眼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布局和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虑不同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情况,采取柔性分类方法,为不同高校提供可选择的、适合“量自己”的“尺子”,旨在引导建设一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世界一流大学、一批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一流大学,为做强做优做大我国一流大学群体注入强劲动力,为构建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2)在推动评估实施上,综合施策提高效率。在第一轮审核评估的基础上,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评估方法手段进行了重要创新,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克服时间、空间等因素对单一人校评估方式的诸多限制,将评估过程分为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两个阶段。线上评估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安排更多专家、更长时间对受评高校的材料进行审核,进而为入校评估打下坚实基础;入校评估基于线上评估的基础,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并提高评估的精准性,进而提高整体评估工作的效率。此外,新一轮审核评估对已经通过教育部认证且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予以采信,既提高了评估工作效率又减轻了受评高校的负担。

3)在评估结果运用上,实实在在强化整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是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十六字方针”。落实整改方针的关键一环是抓实整改工作,明确对整改的“硬要求”。从评估方案来看,新一轮审核评估对此作出更为周密的安排,在将评估结论反馈给高校后,要求高校对照问题清单,制定整改举措,限期整改,同时要在不同阶段按时提交《整改方案》《整改中期报告》《整改总结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进行督导复查,并把整改效果作为招生指标、资源配置等的重要参考;对落实整改不力的高校,将予以通报,并强化问责,甚至减少招生计划、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

以新一轮审核评估推动应用型高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

新时代以来,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更加清晰。新一轮审核评估主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将应用型高校作为一个重要类别,设置评估指标,这有利于坚定应用型高校的办学信心,提升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服务经济

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应用型高校应深刻把握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实践要求,并以此为契机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3.1 始终坚定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作为引导高校发展的指挥棒,高等教育评估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时,就明确评估指标体系要遵循“方向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应当体现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以及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的方向。在新时代,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办学方向”在新一轮审核评估的7个一级指标中居于首位,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指标,且在审核重点中均为“类型必选项”,是硬约束。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学校法治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根本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深刻把握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青春力量。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系统化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三是构建思政课、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应用型高校应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不断提升感染力和实效性;应着力在专业思政框架下,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使其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应强化日常思政教育,充分利用课堂以外一切可以挖掘的育人资源和条件,创新育人形式和载体,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3.2 不断增强应用型办学核心能力

新一轮审核评估将应用型高校列为其中一种类型,在指标体系设计上,设置32个“类型必选项”(定量),对应用型高校办学核心能力提出指标要求;设置21个“特色可选项”(定量),鼓励不同应用型高校立足定位、办出特色。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多措并举提升办学核心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所有类型大学建设的首要任务,抓住了学科建设,就抓住了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与研究型高校不同,应用型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侧重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旨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平台,厚植专业建设的根基,着力在知识应用与技术应用方面形成特色,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二是建设适应性专业体系。专业建设是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应用型高校应建立学科专业关联机制,以课程为载体,在保持专业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调整,增强基于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学校的人才链与区域的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三是着力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应用型高校应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应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设高水平专业教育体系。通识教育课程要拓宽口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厚实基础,专业课程要强化应用,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

3.3 大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校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校办学的第一资源。新一轮审核评估在指标体系(第二类)中将“教师队伍”列为一级指标,并下设了4个二级指标,确定了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教学能力、教书育人能力等15个审核重点。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应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引导教师从学校办学定位出发,从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专注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应用型研究,提供应用型社会服务。一是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应用型高校应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强化师德外在约束;应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强化师德教育,激发师德修养内生动力,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应用型高校应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师德师风建设的首位,淬炼教师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二是注重提升教师产学研用能力。较强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对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一般性要求。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产学研用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应深刻认识将产学研用融合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主动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完善教师参与产学研用融合的激励制度,科学合理设置评价指标,有效评价教师参与的时间、过程和结果,充分调动教师在产学研用中高效开展人才培养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重视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应用型高校应建立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制度,根据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帮助教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应建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整合优化校内外资源,强化培训与指导,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应加强政策引导,在强化教师开展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到业界实践和挂职,积极承担横向课题,不断提升产学研用能力。

3.4持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标体系中,针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质量保障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这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而言是一块重要的基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应用型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和发展前途。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质量保障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加强质量管理。应用型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毕业设计等教育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应建立独立设置的质量保障机构,加强对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升制度执行效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切实保障。二是强化质量改进。应用型高校应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主动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不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纠正或预防,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应建立校内自我评估、质量信息公开等制度,定期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开展评估工作;应积极接受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估,例如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等,以此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质量保障体系。三是建设质量文化。大学质量文化是“在长期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并有效运行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质量意识、质量态度、质量价值追求和质量行为自觉,需要经历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是一个认识、认同、内化、升华的过程”。应用型高校应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4 结束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指出,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新征程上,应用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抓新一轮审核评估的重要契机,锚定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切实走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路,不断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效提高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来源: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