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是笑盈盈的,眼睛成了月牙状,和蔼可亲是她最真实的写照。”小学方格作文本里那篇标题名为“最喜爱的老师”里的老师竟走进了日常生活,而她也将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学者简介:孟君,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高级管理会计师,毕业于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访问学者,西安市会计学会理事会理事,曾被评为省级“师德标兵”;校级“教学名师”。
在国家重点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2篇。主持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子项目—《成本会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主持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成本会计》建设项目;主持并参与省级纵向课题17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3项;出版省级学术专著1部;编写专业课程教材5部;教学成果奖2项;省赛二等奖1项,校赛二等奖2项;所负责的课程《成本会计》被陕西省高等教育MOOC中心评定为“陕西高校慕课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秀案例”;主持校级教科研课题5项。

在“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评选中,她毫无悬念的被授予这个称号,参与投票的学生们给出的推荐理由是:
“孟老师为人正直诚恳,待人热情,无论什么时候她的笑容都能给人一种特别治愈的感觉,特别好!”
“孟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常利用午睡时间和休息时间帮助同学们解决难题。”
“无论是在孟老师的课堂上还是课下的接触中,她的身上总是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活力,她的积极乐观也影响着同学们和身边的老师们。”
01与时俱进、学无止境
教学相长的“圈中高人”
那么在学术造诣与育人办法上都已经经验丰富的她停下学习的脚步了吗?
自03年来到培华后,孟君便开启了与培华长达19年的不解之缘。考研与教学在她刚来的那两年里可以说占据了她绝大部分的时间,一边积累教学经验一边埋头考研精进学术。
这么辛苦,那为什么还要“自找麻烦”?
因为她对于教书和育人有着自己的坚守。
对于孟君而言,教学相长一词贯穿于她的教学理念中,无论是在授课过程中还是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师者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在与同学们进行思想的碰撞中得到新的发现学到新的东西。教学的过程本就不是单一的,育人是始终贯彻在教学中的。
始终坚持学术研究的她也从不只是纸上谈兵,为了深入洞察实践,孟君常常进入企业走访调研,这些经历也让她能够结合实践者和学者两个角度,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做好学术研究。
02师生平等
“益友”偶尔也会化身为“严师”
基于这一理念,孟君在课堂内外从不会强迫学生做任何事或完成任何任务,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学生沟通交流,用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其充分尊重。

对此,上过她课的学生都表示深有感触“孟老师虽然对自己要求严格,精进学术,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的同时精心打磨自己主讲的《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可她从不会强制要求,只是给出建议和鼓励。”
平等对待,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孟君的教学理念极其“宽松”,任由学生自由发展?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和孟君同一个教学团队的老师表示虽然大多数时候她都是以“益友”的身份同学生们相处,但每每遇到学生对待课程和论文不认真等问题时,她也一样会生气,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与教育。
她的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独特的学术风骨,从不会在育人这件事上急功近利,对于学生的培养她向来都是非常注重打基础,她总说:“地基稳了才能建起高楼,脚踏实地才能越走越远。”
03低调沉稳,淡泊名利
与团队专注打磨精品课程、建设一流课程
在孟君看来:“成功不是倡导出来的,而是需要发自内心、脚踏实地去做的。只有遵循内心,才愿意投入精力花费时间,才能把事情做好,从而拥有所谓的成功。”

当被问到平时是如何打磨课程的,可以受到学生如此的喜爱时,她直言这从不是她一个人获得的成果,背后是一整个教学团队的苦心设计和研究。课要怎么讲才能让学生更好理解?课程怎么设置才能更清晰明确?课时安排多少才更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一个个问题在一次次教学研讨中得以解决,这才造就了最后大家所学习到的课程。
"而对于同团队老师给予她“孟老师有着很强的全局意识,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工作上放在教学上”的评价,孟君却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教书育人于她而言是一个令她内心愉悦的过程,她喜欢与同学们打交道,在互动中,她能够保持心灵的年轻与健康,获得思想上的升华。她热爱这份带给她无限快乐和收获的职业,因为热爱,所以专注,仅此而已,无关名利、无关伟大。
"这就是孟君
一位内心通透
19年来默默奉献于
中国原创本土管理理论的提炼与一流管理人才的培育
她的故事是否有触动到你
对老师的敬意再添一分?
编辑人:李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