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由会计金融学院组织的第一期“思想火花的碰撞”——会计与金融学院教师外出学习学术思想交流会在博远楼J201阶梯教室成功举办,本期分享活动由学院教学干事夏金老师主持,经济系崔景钗、华慧婷两位教师分别进行了分享。全院7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分享。
01会计与金融学院赵选民院长讲话
学院启动学术思想交流分享系列活动,目的在于希望外出学习的老师通过学习,对所在专业、领域当中学术的前沿问题有所了解,经过整理总结和全院教师充分做一交流;此项系列分享活动的开展也烘托出了会金学院教师当中的学术氛围,这对学院的学风、教风建设也起到了积极地推进和帮助作用,教师用好的教风和态度来带动学生,形成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术氛围;通过交流吸取经验、不断总结和促进,提升教师知识面,提高学院学风建设。

02教师分享
崔景钗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如何讲好中国的经济故事》,汇报总共分为两个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下中国经济崛起,中国特色制度下中国经济突围。对教师相关课程的教学和课程思政的融入提供了启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下中国经济崛起部分,崔老师阐述中国经历了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实现了“产业升级、收入提升、消费升级”正向循环,进而“经济格局决定政治格局,决定世界格局”提升了中国国际话语地位。崔老师总结中国经济之路是一条没有战争和侵略的和平崛起之路。
在中国特色制度下的中国经济突围部分,崔老师分享到中国的发展所创造的成绩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是一个理论创新的富矿。中国如何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甚至总结出一套中国经济发展理论,应该从中国重要的实际经济现象出发。中国经济之路是一条中国传统优势和科技创新的融合之路。
华慧婷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因果推断的实证计量:理论与应用》。她通过自身对“因果识别为计量核心课程”的培训学习,结合Stata软件和经典文献的具体例子,讲解每一种因果识别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要点。对高校老师的论文写作和实证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华老师从暑期外出培训内容和自己论文写作经验两部分内容进行分享。首先由浅入深、由简入难详细讲解了因果关系与内生性的知识,包括为什么识别因果关系;变量关系的路径图;因果关系估计偏差来源;常用因果关系估计方法等。通过因果关系的讲解帮助各位老师理解因果推断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助推各位老师掌握开展因果推断实证研究所需要的Stata软件应用、计量方法和获取数据的技能,提升论文写作、交流和投稿的基本技能。最后华老师以自己的论文为例讲解因果关系的实际应用,帮助各位老师进一步认识学习因果关系的的实证研究,提高各位老师论文写作和科研的能力。
通过这次交流,老师们扩大了外出培训成果,实现全体教职工优质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我院教职工的教育教学水平。让教师在外出培训中滋养涵养人文情怀,书卷气质、工匠精神,形成高尚的师德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