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23 年 10 月 21 日—22 日,会计学教学论坛暨全国民办本科高校会计类一流专业建设联盟常务理事会议在南航金城学院隆重举行。作为全国民办本科高校会计类一流专业建设联盟常务理事会的常务单位,西安培华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孟君副院长携会计系副主任段梦娟、教研干事海茹欣一行奔赴南京,借助本次会议探索我校会计学国家级一流专业的新发展思路。
本次会议分为专家报告和主题论坛两部分内容。10 月 21 日上午,联盟理事长王华在会议开幕致辞中讲到,面对智能科技的挑战,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数智时代的要求,应该摒弃。他指出,作为民办高校会计类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一定要尽快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和培养举措,要适应改革发展需要,拥抱高科技,将其融入到会计教育教学当中,重构数智时代的会计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体系,不断提升会计类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助力高质量会计人才的培养。
在专家报告中,首先,南京审计大学校长董必荣教授作《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与落地路径》报告。他指出,作为教师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要聚焦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差异化设计和凝练课程思政,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他以“会计学”课程为例,聚焦“会计学”课程思政的关键定位“讲诚信、守规矩”,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讲授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功能。他指出,作为教师,要积极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积极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常务副院长袁淳教授进行题为《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的报告。聚焦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发展现状,采用 SWOT 分析民办高校会计专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强调民办高校会计专业要从“突出特色、应用能力导向、产业融合、实验室建设、科研能力提升”等维度,加快构建数字化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最后,东南大学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研究院院长、首席教授陈志斌作《数字时代智慧会计人才培养》报告,从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对会计专业人才素质提出的新需求;人工智能、Chat GPT 等新技术带来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新文科倡导的学科交叉融合带来的复合型人才的新实践等角度阐释了会计类专业建设的新任务。他指出,高校要围绕“变革融合、提质增效”的原则加快培养新型智慧会计人才,重点加快会计知识体系改革,建立“学为中心、做为路径、融贯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智慧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10 月 21 日下午,孟君副院长代表西安培华学院参加全国民办本科高校会计类一流专业建设联盟常务理事会议。在会议上,孟院长与各常务单位深入交流,分享西安培华学院会计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同时,孟院长在会议上提出,在后续的专业建设中希望联盟能够给予实际指导,如何考虑会计学一流专业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的关联,微专业方向如何区别辅修专业、学分如何设置等。
与此同时,段梦娟、海茹欣两位老师在金城学院的带领下,参观了财务共享中心实训室、ERP 沙盘教学实训室、会计专业基础实训室等,老师们在参观过程中对标本校做法,认真观察,为会计实训内容教学提供了新的启发。
参观完实训室之后,段梦娟、海茹欣两位老师参加分论坛四“智能会计新技术发展”的研讨,论坛内容围绕会计智能化发展展开,从人力资源改革到课程内容改革,与会老师们就会计学专业创新、课程创新交流做法。
10 月 22 日上午,孟君副院长与段梦娟、海茹欣一道前往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感受“数智化”力量。大家还聚焦数智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产教融合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纷纷感觉受益匪浅。
本次会议对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学一流专业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传递了会计领域最前沿的发展要求,通过本次会议,深知会计学专业的改革需要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西安培华学院会计学专业将与各优秀民办
院校共同探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做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