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会计与金融学院在2115会议室召开第四期辅导员大练兵暨院系工作例会,本次会议由业务能力、规范意识、日常工作等五部分内容展开,通过培训,辅导员能更好地掌握沟通技巧、心理疏导和问题的解决方法,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业顺利。日常工作的总结和汇报,使辅导员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跟进学生问题。规范化的日常管理能有效避免学生管理中的疏漏,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与责任感,为学院的教学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第一环节
学情熟知
学情熟知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测试环节,杨婷婷老师能够准确地说出学生的姓名、班级、担任职务,宿舍号、是否申请贫困资助以及在校表现等信息,通过对学生的具体了解,辅导员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动态,精准识别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

第二环节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集体研讨能够帮助辅导员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应对学生事务中的复杂局面。 辅导员在处理学生事务中首先要学会调整情绪,尤其是在面对学生的冲突、抱怨或不满时,应理性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其次以教育人,通过教道理讲事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明确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规矩意识;再次,制度遵循与人性化教育:学会在制度与温度之间找到平衡,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独特情况,做一个既遵循制度又有温度的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在制度框架内感受到温暖与支持,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第三环节
集体备班会与学习学生手册相结合
集体备班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向学生传达班会内容,更应让学生明确学校对他们的期望以及在校期间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班会的形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提升班级凝聚力。此次集体备班会与学习学生手册相结合,在集体讨论和互动中寻找帮助学生树立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工作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学校制度的认同和遵守意识。

第四环节
检查辅导员记录本
刘斌院长强调了辅导员工作记录本的重要性,并指出记录本是辅导员工作的最直接体现,通过记录辅导员能够清晰地掌握班会学生动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确保工作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谈心谈话本记录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行为表现以及与家长的沟通等方面的内容,辅导员可以随时回顾学生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跟进和处理。同时刘斌院长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记录本的规范记录能够为学校提供数据支持,便于学校进行后续学生管理评估,它也是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体现,提升了工作的严谨性和专业性。

第五环节
日常工作安排
会后刘斌院长将近期工作做了统一要求和安排:一是每周班会后,各位辅导员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多种方式。深入公寓开展巡查,精准掌握学生返校情况,尤其临近期末部分课程已经结课,对于学生的返校时间和行程需要及时了解;二是毕业班管理,辅导员在管理上要松紧结合,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完成毕业所需的各项工作,同时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调适空间,避免产生矛盾冲突;三是心理测评工作要持续关注:通过测评结果做好疏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好问题学生的筛查,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上报。

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我们要善于总结、勤于思考,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能力特长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打造个人工作品牌,提高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