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会计与金融学院吴春娜教授受邀接受《南方周末》时政新闻部记者蒋敏玉关于“免费教育”专题的采访。蒋记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给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关注到吴春娜教授较早地对“免费教育”领域开展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EGA160399),此次专程从广州赴西安采访。吴春娜教授非常认同新闻媒体关注时政、关注教育、关注民生的做法,对蒋记者专访表示感谢,并着重与记者交流了看法。

首先,目前免费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在欧美国家,有的地区提供13年免费教育,有的地区正在向15年过渡。教育与经济社会相辅相成的规律,决定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对教育提出新要求,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免费教育的呼声开始出现并日益强烈。陕西省于2016年秋季率先实施13年免费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教育是改变落后的重要保障,承载着太多的民生期许,民生有保障,社会才更加和谐稳定,而和谐稳定也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
其次,探索免费教育问题充分说明政府把共享作为发展本质,是其不断为百姓创造福祉的具体体现。陕西省免费教育的“富县模式”为财政富县树立了财力向教育倾斜的榜样和典范,而“穷县模式”则向社会彰显了穷县办富教育的决心,这些地区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探索并实施免费教育,在教育上敢为人先,舍得投入,充分说明免费教育不是能不能办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办的问题,这是一种魄力、一种眼光、一种格局、一种观念,是决策者对教育的认知和民生的顾念。
第三,免费教育不等于义务教育,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当下探索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也存在一定挑战。
最后,蒋记者表示,吴春娜教授的观点和看法为其更全面地了解“免费教育”,做好《南方周末》专题栏目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