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规范校园车辆使用行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会计与金融学院于近日组织开展了“安全驾驶筑防线,师生共话护平安”大学生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安全驾驶警示教育暨院长书记面对面座谈会。会计与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兼行政副院长刘斌、辅导员代表及学院20余名拥有或使用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学生共同参与,通过案例警示、法规宣讲、互动交流等形式,为校园交通安全筑牢思想防线。

警示教育入脑入心:以案为鉴敲响安全警钟
会议伊始,全体参会人员集中观看交通警示教育片。片中真实还原了多起因超速行驶、违规载人、分心驾驶等引发的校园及社会道路交通事故场景。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在场学生深刻认识到交通违规行为的严重后果。“原来危险离我们这么近!”一名大三学生观看后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戴头盔、不超速是麻烦,现在才明白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负责。”


会计与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斌在随后发言中强调,交通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周边高校发生的几起学生骑行事故,暴露出部分同学存在侥幸心理、法规意识淡薄等问题。“一辆电动车载三人、边骑车边看手机、在机动车道逆行……这些行为看似‘小事’,实则隐患巨大。”他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学校关于机动车行驶、停放等方面的相关规定,详细解读了《西安培华学院关于加强校内非机动车安全行驶管理的通知》(培华校办发〔2024〕7号)、《关于加强校内机动车规范停放管理的通知》(培华校办发〔2025〕24号)并重点强调了“一盔一带”、限速行驶、按指定区域停放充电等要求。

书记面对面:从“管理”到“共治”的深度对话
座谈环节,学院党委书记刘斌以“拉家常”的方式开启交流:“今天不讲大道理,就想听听大家骑电动车、摩托车是为了什么?遇到哪些麻烦?”
用途调研:通勤、兼职、社交成主流需求
学生代表反馈显示,多数学生使用非机动车主要用于校园内通勤,少数学生用于社交出行。有学生在座谈中就提到:“从男生宿舍到大学生活动中心取快递,步行需10分钟,骑车只要2分钟,能节省不少时间。”

承诺书签署:以责任担当守护平安
活动尾声,全体参会学生签署了《会计与金融学院学生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安全驾驶承诺书》。承诺书明确要求: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须持证上路,严禁超速、违规载人、酒后驾驶;电动车须在指定区域停放充电,不得私拉电线;主动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通信号灯等。一名签署承诺书的学生表示:“这份承诺不仅是纸上的约定,更是对生命的敬畏。我会提醒身边同学一起遵守规则。”

辅导员代表在发言中指出,学生干部和党员应发挥模范作用,通过主题班会、宿舍走访等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良好氛围。学院还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宿舍公告栏等渠道定期发布交通安全提示,并组织不定期抽查,对违规行为进行通报教育。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学院党委书记刘斌在总结中强调,未来将推动交通安全教育常态化,联合交警部门开展“进校园”宣讲活动,并探索将安全驾驶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导青年学子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也为解决校园交通治理痛点提供了有效路径。会计与金融学院以“教育+管理+服务”的创新模式,为构建平安、有序、文明的校园环境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