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6日,西安培华学院“绿意浓情七彩环保队”走进宝鸡市凤翔区,深入东湖与周家大院,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历史文化探寻之旅。此次活动旨在让队员们亲身感受凤翔的深厚文化底蕴,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探访东湖:千年园林的历史回响

凤翔东湖,古称“饮凤池”,与杭州西湖雅称“姊妹湖” ,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而得名。北宋时期,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倡导官民疏浚扩池,引凤凰泉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修桥,将其改名东湖。
队员们漫步在东湖岸边,湖光潋滟,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宛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这里不仅景色迷人,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苏轼文化休闲广场上,大型雕塑“酹江月”气势恢宏,雕塑背面雕刻着苏轼在凤翔任职期间的典故,让人不禁联想到苏轼当年在此的风采。函陨石形状独特,寓意“凤凰照影”;断桥亭仿杭州西湖而建,承载着对苏轼的纪念;君子亭周围荷花与翠竹环绕,象征着君子品格,苏轼以君子自许,故而得名。还有宛在亭、春风亭、鸳鸯亭等,每一处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故事与文化内涵。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强了对东湖的保护和修缮,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优化了园区环境,使其成为展示凤翔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走进周家大院:感受传统民居的建筑智慧

离开东湖,队员们来到了位于城关镇通文巷的周家大院。这座大院始建于明朝中期,是明末清初一周姓商户人家的宅院,历经岁月沧桑,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北方四合院式民居的风貌,2008年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周家大院,古朴典雅的门楼首先映入眼帘,仿佛将大家带入了历史的长河。院子里石户、耳房、私塾等建筑一应俱全,还有栩栩如生的硅胶仿人,生动地再现了旧时西府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印证了西府人尊老思孝、耕读传家的宗法伦理和治家文化。大院的建筑工艺精湛,砖雕、木雕、石雕精美绝伦,各类花卉鸟兽、人物故事雕琢得栩栩如生,堪称一绝,充分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在此过程中,队员们驻足观看,拍照留念,触摸古建筑的雕刻细节,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对凤翔的历史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西安培华学院“绿意浓情七彩环保队”走进宝鸡市凤翔区东湖和周家大院的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探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队员们在领略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责任感。未来,相信他们会将这份对文化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